傳統節慶
為什麼福建的神明總坐飛機出差?
一條關於廈航的「段子」,近日在大陸網上獲得大量關注:當你打電話給航空公司稱「要給神明訂票」,其他航空公司可能會不明所以,但唯有福建的廈門航空會立刻明悟。由於太常出行,誕生於莆田的神靈「媽祖」甚至還有自己訂票用的身份證號碼。
清水出芙蓉,一花一世界!河南衛視元宵演繹絕美蓮花舞
清水出芙蓉,一花一世界。繼去年「翩若驚鴻、宛若游龍」的《洛神水賦》,河南衛視今年推出《元宵奇妙遊》絕美仙舞——《夢蓮》。在創意團隊看來,「中國節日」系列穿越歷史,也暢想當下。從古至今,雖然節日的習俗發生了演變,但承載的情感內核沒有變,留給今人哲思和啟迪。
今年元宵節比去年早11天,怎麼會這樣?
中國古代使用的曆法叫作農曆,是一種陰陽曆,以月球圓缺和太陽的周年週期為依據。為補齊與回歸年相差的天數,調節的方法是在有的年份有兩個一樣的月份,稱為「置閏」。由於中國曆法中有「置閏」這樣的巧妙安排,每年元宵節對應的國曆日期,總是要麼提前11天左右,要麼推後19天左右。
故鄉的年味:為什麼我們總懷念小時候的過年?
有時想,為什麼我們總懷念小時候的過年? 或許,是因為那時的貧瘠,過年才有新衣美食,感覺一年沒有白忙; 或許,是因為那時的純澈,快樂很簡單,撿到一把「啞炮」便如獲至寶; 或許,是因為那時的古樸,滿滿的儀式感,滌蕩一年的心塵。 或許,只是因為那是故鄉,當年自己也還是小孩!懷念那些年,那濃濃的年味兒!
又被美到了!河南衛視推出重陽奇妙游《有鳳來儀》|犇報看影音
10月13日,2021河南衛視中國節日系列以「重陽奇妙游」 作為收官之作。其中絕美開場《有鳳來儀》採用難度最大的雙人舞,成為節目最大亮點。靈鳥也,雄曰鳳,雌曰皇。二人化身鳳凰,在天地間共舞。鳳皇來儀,出於東方之國!據總導演介紹,該節目能屢屢創下高流量的原因在於中國傳統文化,這次他們將重陽登高、賞菊和敬老等主題展示給觀眾,其中《有鳳來儀》採用難度最大的雙人舞,成為節目亮點。
絕美!端午水下洛神飛天舞|犇報看影音
河南衛視端午奇妙遊的開場舞《祈》裡,舞蹈演員化身洛神上演水下飛天舞!剛勁有力,娉婷嫋娜,翩若驚鴻,婉若游龍,讓人如癡如醉!女演員為了完成這段舞蹈,硬是50秒換一次氣,在水下泡26個小時拍出的水下飛天,之後還進行過二次補拍。這樣的實力、能力和敬業態度,才讓這個節目如此震撼!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它起始於中國南方慶祝神龍升天而設,歷史不可考,應超過3000年。後來在同一天,士大夫屈原投河殉國(已經有2500年歷史),頌揚愛國主義精神。兩個文化因素結合成為後世的端午節的主要元素。《祈》融合敦煌仙女和洛水女神元素,而洛水女神和屈原有浪漫緣分。
元宵節,來碗月亮冷知識
26日迎來元宵佳節。大家享團圓、吃元宵,別忘了欣賞農曆辛丑牛年第一輪滿月。據新華社採訪大陸紫金山天文台科普專家整理出一份月亮「冷知識」集錦,讓您在品嘗元宵的同時一併享用這份「超大碗」月亮百科。
今年端午節 二十一世紀最晚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即將到來。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有些特別,它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端午節每年固定在農曆的五月初五,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非常不固定。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就是「閏月」。
今年中秋恰逢「最小滿月」 嬌小玲瓏惹人愛
一年中秋至,又見圓月時。今年的中秋月依然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天文專家介紹,受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影響,14日的最圓月(也稱「滿月」)是今年內的「最小滿月」,嬌小玲瓏惹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