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抗日史
台南抗日史話(中)
1895年6月15日下午日本參謀步兵大佐(上校)福島安正大佐呈給台北的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報告為:淡水的英國領事(官署在今日的紅毛城)示以當日廈門所發「台南府之形勢極為危急,外國人殊為危險。…指揮台南附近賊兵者為劉永福,無不盡其暴行」之電報。
台南抗日史話(上)
在1885年台灣建省後,一度喪失全台政經中心地位的台南府城,因1895年志士劉永福在此領導的乙未抗日,再度成為歷史舞台的要角。台灣光復後,為了紀念劉永福的抗日事蹟,原府城的下橫街改為永福路;在前清道署遺址上也建立了永福國小,國學大師胡適還曾來此造訪,尋其尊翁胡鐵花在此的遺跡。
府城四百年(下)
光緒元年增設台北府後,府城失去全台唯一政治中心的地位;到光緒十一年,台灣建省,省治設於台北,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將建設重心放於北部,使台南府城逐漸喪失全台經濟中心的地位。府城的光輝歲月,至此逐漸步入尾聲。台灣光復後,全台的政治中心又設在台北,因此台南建設的腳步顯得較遲緩。但三百多年來所累積的傳統文化精華,卻使台南成為無可取代的文化古都。五十餘個列級古蹟,都可感受到台南人對自身擁有的文化遺產有一分榮耀與自得。
淡水四百年的兩岸情懷
有四百年歷史的淡水古鎮(今新北市淡水區),舊稱滬尾。今轄內的福佑宮(媽祖廟)前緊鄰淡水河岸的廣場,即清代往福建漳州、泉州各民船的碼頭舊址,現今已被規劃為金色水岸,成為熱門景點。淡水的歷史有如台灣史的縮影,多彩多姿、又可歌可泣,台灣歷史上發生過的幾乎都在淡水發生,難能可貴的是留下了不少的痕跡。
金門抗日史話(下)不能忘記的一段悲壯歷史
10月10日,假金門公學大操場舉行隆重慶祝金門縣重現光明暨抗戰勝利及國慶紀念大會典禮,典禮結束後遊行慶祝勝利,後浦城居民敲鑼打鼓,燃放鞭炮,老少歡呼,八年滄桑,從此告終。此時,日軍在金門軍部僅餘數十位的兵力,軍部已被國軍保安團圍住,不久日軍就在操場上將槍架起,列隊豎立站在槍後,緩緩降下太陽旗後,宣告日本手時代正式結束,隨即舉行升旗典禮,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終於又迎風飄揚在金門的晴空中。
金門抗日史話(上)不能忘記的一段悲壯歷史
近期,台灣的政壇出現「中華民國台灣」的口號,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因中華民國的治權涵蓋台澎金馬;而金門和馬祖從明清時期到中華民國建立就隸屬福建省,開發歷史比台灣早上數百年;況且金門縣本島及附屬島嶼也和台灣、澎湖等一樣,從日本佔領地中吐還給中華民國的。中華民國金門地區稱日軍佔領時期為「日本手時代」,和台灣地區稱長達五十年的「日據時期」或「日治時期」有異曲同工之妙。
台東:乙未抗日最後淪陷地 不能忘記的一段悲壯歷史
池上在一百多年來,因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豐富的人文歷史。近年因影星金城武在此拍攝廣告而爆紅,吸引外地人一窩蜂來此拍照打卡。但大家對池上曾是乙未戰爭後,東部最後淪陷地,所知甚少,本文將簡要介紹這段史實,以讓後人緬懷抗日先烈。
古道耀台中:堅持祖國意念的抗日志士邱先甲
1895年乙未抗日失敗後,丘逢甲的長兄丘先甲也內渡中國內地。因《馬關條約》中有:兩年內隨台民兩岸自由選擇居住,產業可保留。所以,之前回台的義軍,日本當局讓他們回原籍,但獨獨丘先甲被逮捕。之所以被執,一方面他旗下的義軍信字三營一千多人曾強烈抵抗日軍;再者他是大墾戶之一,如此可逼他不放棄所有的山園田產。最好如同各地仕紳出來當職,以撫台民。但他不願意,出獄時已是1896年秋天...
【1895乙未台灣抗日戰爭】第六集:新竹苗栗之戰
當你到新竹市城隍廟夜市旅遊時,是否知道1895年7月底,當時新竹鄉親們,不分男女紛紛參加抗日義軍行列,曾經於8月7日在新竹城往東方的抗日軍據點,抵擋日軍向金山面進攻。 位於南方水仙崙的日軍山根支隊,也配合這次行動發起攻擊;8月9日的尖筆山之役結束後,日人記載戰死於此地的義軍情形,死屍其幾十幾百未知?炎天腐敗臭氣紛紛玄血染草樹,腳下所踏不可謂不腥其慘狀難以名狀!由此可以推論當年戰況的慘烈。 《兩岸犇報》與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社合作,分享由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社製作的【1895 乙未台灣抗日戰爭】系列影片於「台灣人與台灣史」專欄,希望讓更多朋友看到這系列影片。
桃園抗日史話(下)不能忘記的一段悲壯歷史
一百多年前蘆竹濱海的南崁港也有和對岸貿易時所呈現「舳艫千里」的盛況。但在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因這一片海域是當時日軍攻台時,預定的登陸點之一,所以此處不僅封港,也成為整個大桃園及台北後路重要的防禦點。所以,大古山成為丘逢甲軍隊重要的防守地點之一。 光緒二十年(1894) 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後,丘逢甲請示台灣巡撫邵友濂,願以「守土拒倭」、「台人守衛台土」號召鄉里,捐資招募,率士民共同守禦。是年9月,奉旨許丘逢甲督辦團練。1985年11月,丘逢甲以「統領全台義勇」名義,率義軍防守彰化、新竹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