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激進1949」圖文展巡迴新竹 92歲郵電案受難人將現身分享

4 年前 / 0 comments

「激進1949:台灣郵電工人與他們的刊物《野草》」全台巡迴圖文展,將在本週五(15日)下午一點在新竹縣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展出,開幕式將邀請70年前參與「郵電案」並因白色恐怖坐牢的受難者劉建修談話。

記住歷史,不要記住仇恨: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今年已有10位去世

4 年前 / 0 comments

據新華社報導表示,6日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悉,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楊桂珍老人於5日晚去世。據統計,今年已有10位倖存者陸續去世,登記在冊的倖存者僅存81人。

反綠色恐怖、護兩岸和平 白色恐怖受難者秋祭悼難友

4 年前 / 0 comments

「驚濤拍孤島,碧波映天曉。虎穴藏忠魂,曙光迎來早。」周六(19日)下午,在祭文宣讀聲中,2019年白色恐怖秋祭慰靈大會以「反對綠色恐怖.守護兩岸和平.搶救民生經濟」為主題,於馬場町紀念公園正式展開。現場與會者包含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家屬與各界人士近500多人,齊聚悼念白色恐怖時期被刑殺的政治受難者。

鹿港三百年 不能割捨的兩岸情懷

4 年前 / 0 comments

筆者在近幾年來多次造訪有三百年歷史的彰化縣鹿港鎮,發現這座具有「泉州風」的城鎮,多數是從大陸福建省泉州來的移民,鹿港腔的閩南語口音,及在地的歷史古蹟等,都和對岸的中國大陸,有不能割捨的情懷。

包場看《返校》 白恐受難人:離歷史正義還很遠

5 年前 / 0 comments

國家人權博物館29日在西門町電影院舉辦《返校》觀影交流活動,政治受難人互助會會長林燿呈則認為電影《返校》以白色恐怖歷史作為背景,但電影中有許多與史實不符之處,政府與國家人權博物館應趁電影熱賣的機會,提供相關歷史資訊幫民眾補課。

台東:乙未抗日最後淪陷地 不能忘記的一段悲壯歷史

5 年前 / 0 comments

池上在一百多年來,因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豐富的人文歷史。近年因影星金城武在此拍攝廣告而爆紅,吸引外地人一窩蜂來此拍照打卡。但大家對池上曾是乙未戰爭後,東部最後淪陷地,所知甚少,本文將簡要介紹這段史實,以讓後人緬懷抗日先烈。

陽明山竹子湖遊記拾遺 日據時期栽種蓬萊米的省思

5 年前 / 0 comments

今年盛夏之際,筆者來到蓬萊米的故鄉----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竹子湖,除了參觀當地的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並訪問當地曹家望族年長的農民。他回憶父親那一輩種植所獲的米被日本人壓榨,可見蓬萊米的種植,並未讓當地人多麼得利。以下將就這段史實及相關台灣種稻的歷史介紹。

《帝國的慰安婦》與殖民地傷痕(下)

5 年前 / 0 comments

筆者堅信從1991年第一位勇敢的受害者金學順女士站出來控訴作證後,各國所作的口述歷史證言,以及陸續挖掘出來的電報公文政府文書等證據,特別是2000年12月召開的這場女性國際戰犯法庭,累積搜集了大量資料、起訴狀、判決書、影像記錄等,即使有朝一日,倖存者都不敵歲月而全數凋零,歷史的真相仍能透過這些鐵證而昭然若揭,並且傳承給下個世代,以示不忘歷史教訓。

《帝國的慰安婦》與殖民地傷痕(中)

5 年前 / 0 comments

當日本戰敗時,「慰安」關連的資料與其他調查資料集等全被燒毀,湮滅證據。歸國時的待遇,日本人和朝鮮人也不同。河床淑因怕回朝鮮後不知該做甚麼而未搭上回故鄉的船,但其後雖與中國人結婚,卻堅持保留朝鮮籍,以示不忘本。 然而「1992年韓國與中國恢復邦交之後,若中國籍則可以回國,但因是朝鮮籍,無法回到故鄉現在的韓國忠清南道。

《帝國的慰安婦》與殖民地傷痕(上)

5 年前 / 0 comments

韓國作者朴裕河的《帝國的慰安婦》一書將朝鲜人與台灣人「慰安婦」視為幫助日本軍作戰的愛國者,曾引起韓國九位日本軍性奴隸制的受害者提出抗議,並向首爾法院提告。2017年《帝國的慰安婦》中譯本在台灣出版後,沒有引起台灣社會的重視。本文是劉孝春女士針對「帝國的慰安婦」論調,從台灣人觀點進行的反駁與釐清。原文刊載於世新大學《通識學報》第八期。今日(8月14日)為「國際慰安婦日」,本報經作者同意轉載本文(分三次刊登),希望能喚起台灣社會對「帝國的慰安婦」說法的警惕。

第 16 頁,共 1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