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1895乙未台灣抗日戰爭】第五集:平鎮之戰

6 年前 / 0 comments

1895乙未戰爭是台灣史上最激烈的抗日戰爭,素有硬頸傳統的客家族群,是當時作戰力最為強勁的隊伍。桃園地區曾發生四場戰役(平鎮之役、大湳尾之役、龍潭陂之役、大嵙崁之役),平鎮之戰是其中之一。 1895年6月桃仔園、中壢、大湖口一帶約200多名客家鄉親組織義民軍,在胡嘉猷率領下利用地利優勢,對上千名的日軍步兵、工兵和砲兵部隊進行伏擊;7 月中旬,胡嘉猷率義民軍又在龍潭陂和日軍決戰。在胡嘉猷率殘軍撤退後,有 73 名義士遭日軍屠殺。至今,龍潭鄉民於每年舉行春秋兩祭,祭拜「七三公忠義廟」。1943年11月,日方根據安平鎮庄兩次戰役共14名日軍當場死亡、20名負傷的損失,在胡家夥房的庭園中豎起「忠魂碑」;可以證明當時戰況激烈。 《兩岸犇報》與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社合作,分享【1895 乙未台灣抗日戰爭】系列影片於「台灣人與台灣史」專欄,希望讓更多朋友看到這系列影片。

桃園抗日史話(上)不能忘記的一段悲壯歷史

6 年前 / 0 comments

1895年甲午和乙未戰爭期間,原駐守桃園的軍隊,除了保衛整個大桃園地方的安全,也曾投入台灣北部和中部戰場,成為抗日軍重要的主力之一。為了探查他們的足跡,在今年二月乍暖還涼的氣候中,我們規劃了桃園行。以下是我們在桃園所考察到的抗日史蹟。首先介紹板橋林家。

描繪光復的台灣:楊逵與黃榮燦

6 年前 / 0 comments

1945年10月,重慶地區版畫家舉行「九人木刻聯展」慶祝對日抗戰勝利。聯展閉幕翌日,九人再度集會,決定將「中國木刻研究會」改名為「中華全國木刻協會」。同時決定派遣陳煙橋與黃榮燦赴上海,陸地赴香港,聯絡全國會員。黃榮燦在上海安排好相關事宜,同年12月末抵達台北。 黃榮燦抵台不久結識了楊逵。

【1895乙未台灣抗日戰爭】第四集:三角湧之戰

6 年前 / 0 comments

新北市三峽區台北大學附近,在1895年7月13日時,曾是隆恩埔戰役的古戰場! 當時日軍運糧隊到隆恩河的清水港時船隊暫時停靠,因天氣酷熱日軍官兵紛紛下水沖涼,此時埋伏在兩岸的800名抗日義軍展開襲擊!該日本小隊幾乎全隊覆滅損失31人,僅4名官兵倖存,是日軍澳底登陸以來單次戰鬥中死傷,僅次於基隆之役者。 如今因為大漢溪改道,當年的隆恩河已不復見,這段台灣抗日史料也從大家的記憶中消失。

【1895乙未台灣抗日戰爭】第三集:台北城淪陷

6 年前 / 0 comments

大概很多人以為1895年6月7日上午是辜顯榮打開台北城北門歡迎日軍進城的?反而不清楚日軍是如何攻下北門, 讓部隊順利入城的?在第三集「台北城淪陷」影片中,我們會細說這段被人們誤解的台灣抗日史,其實另有其人協助日軍攻城! 《兩岸犇報》與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社合作,分享【1895 乙未台灣抗日戰爭】系列影片於「台灣人與台灣史」專欄,希望讓更多朋友看到這系列影片。

【1895乙未台灣抗日戰爭】第二集:瑞芳之戰

6 年前 / 0 comments

1895年5月31日新任的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從澳底海灘上岸之後,和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東武天皇)就日後攻台之對策進行說明,約定6月3日佔領基隆,以確定兵站基地。於是,北白川宮師團長擬定和常備艦隊對基隆海陸合擊之方法,以攻下基隆。 台灣抗日軍的傷亡據當時日本《讀賣新聞》的記載,一千五百人之浙江的寧波兵生還回寧波者僅百人,可見戰況之激烈。而日方為紀念戰死的日軍亡魂,在瑞芳建立日軍忠魂碑。

【1895乙未台灣抗日戰爭】第一集:日軍澳底登陸

6 年前 / 0 comments

台灣軍事雜誌最老牌、最有名的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社,因看到當前台灣社會對日本殖民歷史充滿議論,因而特別製作1895年發生的乙未戰爭紀錄片,介紹這段鮮為人知卻極為重要的台灣歷史,還原台灣本土的重要記憶。《兩岸犇報》與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社合作,分享【1895 乙未台灣抗日戰爭】系列影片於「台灣人與台灣史」專欄,希望讓更多朋友看到這系列影片。

忠義簡大獅 堅持祖國意念的抗日志士

6 年前 / 0 comments

簡大獅的一生當過隘勇、礦工、義勇,及日本人與一般良民眼中的土匪,最後遭日人逮捕而結束一生。有關簡大獅的早期資料在正史少見,多見於文學散文。究竟簡大獅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呢?

搶救歷史!台灣大陸同鄉訪談計畫招募訪談員!

6 年前 / 0 comments

大陸的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目前正在尋找從大陸遷台的老一輩外省人,也徵求台灣的訪談員一同參與這項搶救性工程,有興趣的民眾可參考詳細活動資訊。

被遺忘的那場台灣學生運動:一九四九年四六慘案始末(下)

6 年前 / 0 comments

1949年,國共內戰打得如火如荼,社會主義思潮更是影響兩岸青年學子,抱有理想的學生們紛紛發起學生運動,參與進時代變動的洪流。70年前的4月6日,國民政府軍警直接進入台大與師大校園,逮捕數百名學生,史稱「四六事件」。

知名作家藍博洲於2015年出版小說《台北戀人》,即講述這場台灣最早的學運。

第 18 頁,共 1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