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港版國安法引發「國際風波」,誰贊成誰反對看出國際利益的角力
香港是東西方交流或者對峙的最前線。全球各國對港版國安法的反應,不是中國做的對或錯,而是根基於國際關係和國家利益。和中國有衝突的國家,就反對,其他國家有支持的,也有沉默的不選邊的——既不願意得罪中國,也不願意得罪英國或者美國。
棋子變棄子?港版《國安法》的照妖鏡
港版《國安法》宛如照妖鏡,把棋子變棄子,棋子不在棋盤上就沒有作用,黑衣港青不待在香港的街頭上,難道還能待在華盛頓、倫敦,還是台北的街頭上?黑衣港青的撤退問題,照出反中陣營對待黑衣港青的「工具人化」。
【海外通訊】美國嚇阻不了「港版國安法」的制定
「港版國安法」針對的就是介入香港事務,以美國為代表西方勢力,這當然會激起西方帝國主義的憤怒,美國一些政客宣稱將作出「強烈反應」。事實上,美國關於其國家安全的立法有「煽動叛亂法」、「間諜法」、「國家安全法」和「保護美國法」等至少20多個,卻有臉對「港版國安法」指手畫腳、說三道四。
國安啟示錄:「港版國安法」V.S.「台版國安法」
面對美國大選年以及川普防疫失敗,香港問題必成為中美之間角力的主軸。而民進黨面對「後疫情」時代,以及兩岸經貿往來全面萎縮,可以推斷出「港版國安法」將是民進黨修復兩岸經貿關係的雞肋。至於那些慣性於隨美國招式起舞的所謂港台覺青,在民進黨當局「求穩」,而美國朝野「求亂」的矛盾中,必然會左支右絀,無所適從。
【犇報社評】《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美國遏制戰略的最後一擊
美國以「國內法」為手段來編派世界秩序,干預他國內政,甚至顛覆當地政權的作為其來有自。但問題其實不在美國主觀上「想幹什麼」,而是客觀上「能幹什麼」?美國將「自由貿易」與「遏制政策」綁在一起的戰略手段,最重要的是美元霸權體系的支配力,開啟了冷戰後美國在世界範圍推行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序幕。美國意圖用香港問題來遏制中國發展的企圖,不過是在當前世界秩序轉移過程中的奮力一擊,非但對中國的威脅有限,反而揭穿了所謂「自由、民主、人權」等美式價值的假面,提供中國人民反思的借鑑。
【犇報社評】「陳同佳投案」,法治主義的坍塌是從政治體制開始
台灣民主政治窮得只剩選舉,一個香港殺人嫌犯「陳同佳投案」引發的爭議,就足以把保障民主政治順利運作的法治主義碰得鼻青臉腫,窘態畢露。政治權力的擴張若突破法治主義籠子,那麼民主政治將無可避免地走向它自身的對立面,不管這種權威是來自於個人,還是集體。
比悲傷還要悲傷的香港陳彥霖事件
筆者認為反送中運動能改革香港社會任何問題,打著人民對抗政府的名義,卻看不到各種讓香港社會變更好的論述或討論。香港陳女事件發展至今呈現的社會現象,正譜寫著一齣香港悲劇,這齣悲劇寫出了香港人民的困境、港府的無能,以及整個香港社會的分崩離析。
【犇報社評】民進黨新「決議文」:台灣離今日的香港還會太遠嗎?
近日民進黨推出「社會同行,世代共贏」決議文,提到「不將台灣的定位侷限於台灣海峽一側,而是以太平洋的台灣、世界的台灣自我期許」,說明民進黨當局對台灣未來定位,從「一個中國」脫鉤,而融入美國的「跨太平洋體系」的戰略意圖。 此舉,非但是自絕於攸關台灣安全與發展的「東亞區域一體化(RCEP)」進程,更是自甘作為美國遏制中國崛起的地緣戰略棋子,加速台灣社會的內部分裂,並將台灣推向社會動盪與戰亂的前沿。 可以想見,在民進黨的執政下,「明日的台灣」離「今日的香港」還會太遠嗎?
港女羨慕烏克蘭 烏克蘭女孩發表對香港看法
眼前,港府撤回《逃犯條例》修訂後,仍有民眾以「五大訴求缺一不可」持續抗議,抗爭活動仍此起彼落。有港女觀看紀錄片而羨慕烏克蘭的結局,反映其對國際局勢的錯誤認識,也不理解地緣政治上自身所處的社會動盪所代表的意義,一昧接受西方媒體傳播的訊息所造成的問題。
【犇報社評】黃之鋒來台,是誰給了「兩岸三地公民社會連結」的想像?
鄧小平「五十年不變」的政治承諾,以香港的社會性質在歷史的進程中「必然改變」作為前提。否定「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經驗,否定「一國兩制」本身,不會是對中共當局的否定,也絕不會讓香港更加向西方靠攏,而是加速與中國大陸融為一體,成為中國大陸在「港珠澳大灣區」的一個組成部份。 一旦「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經驗被證明失敗,非但威脅不了中國現行體制的正當性,反過來是說明了中國制度與道路的優越性,特別是通過深圳的成功經驗來證明。所謂「兩岸三地公民社會連結」不過是昧於形勢的癡人說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