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格納兵變後,俄烏局勢出現三大動向
塵埃基本落定。瓦格納兵變,成了24小時的一場鬧劇。一場戲劇性的兵變,有的人,看到俄羅斯的挑戰和撕裂;有的人,看到西方的謹慎和失望;而更多的卻似乎是悲劇,而且,至少短期內,感覺和平更加遠了。
非洲組團勸和 俄烏局勢正發生變化
日前,由非洲七國領導人和高級代表組成的代表團,前往俄烏兩國進行訪問,在會見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後,又馬不停蹄地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見了一面。俄羅斯政治學家沙特羅夫認為,非洲在這場衝突中保持中立,不指責任何一方。在目前的情況下,這種立場是公平的。
中美合作促進俄烏停火?或許並非不可想像|海外通訊
俄烏戰爭自2022年2月24日爆發以來,迄今已超過16個月。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花俊雄老師在文本提出中美合作促成俄烏停火的可能。指出如果中美真的希望策劃一場和平解決方案,中美合作傾全力制止戰爭,俄烏停火或許並非不可想像。
烏克蘭卡霍夫卡大壩遭炸毀 聯合國:人道、經濟和生態的三重災難
台北時間6日,位於烏克蘭南部赫爾松州第聶伯河下游的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被炸毀,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正在迅速向第聶伯河洩洪,大壩決口已導致下游地方的水位升高10公尺,該地區的阿廖什基市幾乎完全被淹沒。目前,俄烏對該大壩遭破壞一事各執一詞。
俄烏戰爭從戰場走向談判桌的條件和路徑|海外通訊
【犇報編按】俄烏戰爭爆發迄今已逾一年,相持不下的態勢,讓戰爭走向消耗的持久戰。然而戰爭對全球經濟造成極大影響,俄羅斯、烏克蘭、歐洲與美國更是首當其衝,呼籲談判的呼聲越來越多,中國更是提出了《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對此,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花俊雄整理西方世界的各方論調,提出各種俄烏戰爭走向談判桌的條件和路徑,反映現在局勢已來到戰爭將如何結束的較勁,提供讀者一個俄烏局勢與時俱進的視野。
俄羅斯專家:10年後,中文在俄普及度將與英語相當
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亞非學院院長阿列克謝·馬斯洛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文在俄羅斯的受歡迎程度將在未來幾年內增長,10年後將與英語相當。他指出,這種受歡迎程度的增長至少在未來兩三年內將是爆炸性的。它不會成為一種『精英』語言,而是成為日常知識的語言。
中國此次歷史性訪問俄羅斯,10個很不同尋常的細節
3月20日至22日,中國最高領導人對俄羅斯進行了一次歷史性的訪問。外交無小事,10個很有意思的細節。當然,如果仔細梳理,細節還有很多很多。這確實是一次友誼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
中俄元首達成新的重要共識 強調通過和談解決烏克蘭危機
兩國元首先後舉行小範圍、大範圍會談。習近平主席指出,中俄互為彼此最大鄰國,同俄羅斯鞏固和發展長期睦鄰友好關係,符合歷史邏輯,是中方的戰略抉擇,不會因一時一事而改變。會談後,兩國元首共同簽署兩份聯合聲明。
習近平在俄媒發表署名文章:踔厲前行,開啟中俄友好合作、共同發展新篇章
2023年3月20日,在赴莫斯科對俄羅斯聯邦進行國事訪問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報》和俄新社網站發表題為《踔厲前行,開啟中俄友好合作、共同發展新篇章》的署名文章。
普京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俄羅斯和中國──面向未來的伙伴關係
3月20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標題為《俄羅斯和中國——面向未來的伙伴關係》。文章指出,很高興能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前夕,在世界最大、最有權威的報紙之一發表文章向友好中國人民致意。此訪意義重大,再次證明俄中伙伴關系具有特殊性,始終建立在互信、尊重彼此主權和利益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