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
美國歷史學會揭露消滅印第安人的「文化種族滅絕」歷史
近幾年,美國昔日原住民寄宿學校虐待殘害學生的調查結果不時見諸報端,在寄宿學校原址發現大量兒童墓地的新聞一次又一次震驚國際社會。對印第安人實施迫害的歷史真相太過殘酷,掩蓋那段歷史長期成為美國國家層面的「集體意志」,印第安人的血和淚湮滅在美國崛起進程中。
雲南麗江:少數民族生僻姓氏太罕見 全村集體改姓「鴨」
在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有一「傈僳族」(ㄌㄧˋㄙㄨˋ)村民群體姓「nià」(上下結構,上半部分是「鳥」少一橫,下半部分是「甲」),是傈僳族特有的音節文字。由於在電腦資訊系統中無法輸入和顯示該字,村民辦證、出行等面臨諸多不便,只能改姓「鴨」。這一情況近日在中國大陸引發社會關注。
又是加拿大!又是印第安兒童無名墓!
2023年1月,薩斯喀徹溫省一個原住民社區宣布,他們在一所寄宿學校舊址附近發現了2000多個「異常點」,並發掘出兒童骸骨碎片,疑似為無名兒童墓地。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一個原住民社區也宣布在聖約瑟夫教會寄宿學校舊址新發現66處潛在墓葬。
張俊豪:少數民族古籍如何反映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歷史?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不僅記載在「二十四史」等漢文古籍中,也記載在《西南彝志》等少數民族古籍裡。少數民族古籍見證了各民族共同開拓遼闊疆域的歷史,記錄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中華民族形成發展的歷史進程,是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資源。
「中國最後的女酋長」瑪利亞·索逝世,最後時光回到了馴鹿身旁
2022年8月20日2時27分,「中國最後一位女酋長」瑪麗亞·索老人在內蒙古根河市去世,享年101歲。瑪麗亞·索的家人發佈訃告稱:母親雖然身體狀況不好,但還是想上山去看看她養了一輩子的馴鹿,只想回到馴鹿身邊,最後母親在獵民點安詳離世。
莫那能談少數民族權利議題中的虛與實
從我作為一個弱勢群體和少數民族的角度來說,人權的問題根本就不在幾千公里外的新疆,而是就在我們的腳下,就在我們自己的社會裡面。真正我們自己可以看到、摸到,可以去證實的人權問題,我們不去重視,不去改善,這真的非常荒謬。我從事原住民和弱勢權利運動的經驗,判斷出西方媒體造假的各種跡象,我相信大多數的人只要願意,都有能力找到更多的訊息,來幫助自己看穿這些謊言。
兩岸少數民族的奇妙「邂逅」
近日,2020年兩岸媒體人雲南行活動,走進雲南新平縣平寨社區,感受「花腰傣」傳統文化的獨特風貌。「『花腰傣』服裝和台灣少數民族的裝束打扮很像,這讓我感到十分驚訝,相隔千里不同民族的服飾居然會如此相似!」來到「花腰傣」聚居區,台灣媒體人林倩如不禁發出感嘆。
走過三百年的雲南傈僳族
在中國大陸,藏區不僅僅是指大家耳熟能詳的西藏,還包括四川、雲南、青海各省的部分地方。兩岸犇報記者陳崇真與「雲南藏區採訪團」一行,前往「香格里拉」,考察採訪當地喇嘛廟、佛學院、企業與少數民族村寨,為台灣讀者帶來第一手藏區各族人民的生活采風。 雲南省迪慶維西「傈僳族」(ㄌㄧˋㄙㄨˋ)自治縣葉枝鎮同樂村是目前中國大陸境內規模最大的傈僳族山寨,2012年被雲南省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大陸少數民族傈僳族 下山開啟新生活
橫斷山區,群山聳峙,大江奔騰。傈僳族,在橫斷山區怒江、瀾滄江兩岸的高山峽穀中繁衍生息。大山養育了傈僳兒女,也束縛了他們的發展。 搬不動大山,那就搬家!易地搬遷,一批批高山上的傈僳族群眾,告別了「千腳房」,搬進了山下安置點的新家。如同奔騰向前的怒江水,搬遷的傈僳族群眾開啟了新生活。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