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重要的並非勝利,而是參與:今天的中國人更願意去享受奧運了
當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時候,中國提出了「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願景。這意味著中國不僅要舉辦一屆成功的賽事、向世界展示中國的形象,更要借助奧運會豐富人民的生活方式。而國際奧會主席湯瑪斯·巴赫在開幕式致辭中說:「中國已是一個冬季運動之國。」
◎來源|觀察者網
一位西方媒體記者曾問我,這次中國舉辦冬奧會與14年前有何不同?我回答說:「今天的中國人更願意去享受奧運會了。」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儀式前表演印證了我這種感覺。在鳥巢現場,被全場觀眾的歡呼聲包圍著,1300多名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普通群眾跳起了行進式廣場舞。這是一個奇妙的場面——從5歲的孩童到74歲的老人,這些人來自不同地方、從事不同職業,但是在這個夜晚,他們與全世界最頂尖的運動員登上同一個舞台,享受著參與體育運動帶來的激情與榮耀。
在中國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世界同樣感受到了中國民眾積極參與的熱情。除了幾萬名賽場志願者外,140萬人自願報名擔當城市志願者和社會志願者,這成為奧運會歷史上的一項創舉。中國人實現「百年奧運夢」的激動和自豪,在當時掀起了「全民支持辦奧運」的熱潮。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主播評價道:「即使你不會說一句中國話,你也能夠感受到中國民眾對舉辦奧運會的熱情。」
在2月4日的鳥巢,人們熟悉的「藍精靈」志願者依然熱情飽滿,讓觀眾在氣溫零下的開幕式現場感受到了立春到來的絲絲暖意。當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時候,中國提出了「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願景。這意味著中國不僅要舉辦一屆成功的賽事、向世界展示中國的形象,更要借助奧運會豐富人民的生活方式。
國際奧會主席湯瑪斯·巴赫在開幕式致辭中說:「中國已是一個冬季運動之國。」這個稱號聽起來還顯得有些陌生。2015年中國剛剛取得冬奧會主辦權的時候,滑雪、冰壺等冬季項目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還非常遙遠。人們很難想像,在短短的七年後,中國已經有相當於全歐洲一半的人口參與冰雪運動,並見證著冰雪運動作為一種流行文化深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本屆冬奧會產生金牌最多的場館是位於崇禮的雲頂滑雪公園,但這個場館卻並非為奧運選手獨家打造,在過去幾年,這裡就已經變為普通民眾休閒滑雪的勝地。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發起人皮埃爾·顧拜旦說:「奧林匹克最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如今,廣場舞早已不再是一種略帶嘲諷意味的刻板印象,正如日漸紅火的冰雪運動一樣,它是廣大民眾參與體育、享受生活的一件普通的小事。當手絹巾在鳥巢的聚光燈下飛舞的時候,奧林匹克精神煥發新的生機,更讓世界看到了中國體育文化前所未有的自信。
在開幕式臨近終場之時,這種自信又被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表達了出來。當全場觀眾都屏氣凝神地等待著主火炬點燃時,最後一棒的火炬被放在雪花狀的火炬台上輕輕升起,看台上的人們才震驚地意識到,原來這個微微小火就是最後的主火炬。
張藝謀團隊突破了奧運會主火炬長期以來保有的風格,他本人也承認這個做法「很大膽、甚至離經叛道」。但是,無論被批評缺乏視覺衝擊力,還是被稱讚為大音希聲的留白創意,這個設計本身都證明中國已經有自信去追求更輕量、更簡約的風格。
更重要的是,這團星星之火更彰顯著中國踐行低碳環保理念的自信。通常,奧運會主火炬每小時消耗數千立方公尺燃氣,相當於要耗費上萬度電。也就是說,今年冬奧會開幕式的「微火」不僅只是具有象徵意義的藝術行為,更是一個具有實際意義的環保實踐。
這樣的實踐貫穿北京冬奧會的各個方面。在冬奧會的另一個舉辦地張家口,不僅當地酒店民宿的採暖方式大多依靠綠電,賽時場館用電也全部使用清潔能源。運動員們站在「雪如意」的跳台起點的時候,不遠處山巒上隨風轉動的風車清晰可見,而這些風車正在為跳台下的造雪機提供電能。
《紐約時報》在評論北京冬奧會的時候寫道:七年前申辦冬奧的時候,中國仍然深陷霧霾的困擾之中,但是中國目前已經兌現了當時減少污染的承諾。
奧林匹克轉播服務公司首席執行官亞尼斯·艾克薩克斯曾經看過冬奧會開幕式彩排,或許他當時也被這一特殊的點火方式觸動了,他說:「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是奧運史上標誌性的開幕式,而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將完全不同,但同樣令人感動、印象深刻,它反映了我們當前的時代。」
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但這也更需要我們堅持自己道路的勇氣和自信。
這次冬奧會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就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奧秘克戎毒株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北京也在不久前出現了一些本土新增病例,讓疫情防控形勢變得複雜起來。
在開幕式現場,閉環管理得到了嚴格而有效的執行。環內與環外間隔著好幾列座位,並被欄杆分隔開,即使是觀眾的門票掉落到了閉環內也不可能找回,但這並不妨礙處於這兩個「平行世界」的人們共同享受開幕式呈現的精彩。
《金融時報》在分析北京冬奧會的閉環管理措施時含沙射影地評論道:「這種隔離措施就是當今中國的隱喻——中國正在與西方脫離接觸,尤其是正在擺脫融入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的想法。」
或許真正的問題是——到底誰在與誰脫離接觸?誰把自己隔離在了國際秩序之外?還有就是,為什麼國際秩序應該是西方主導的呢?
美國藉口「人權」問題「不派官員出席」北京冬奧會,妄圖重演冷戰時期割裂國際社會的戲碼,然而明確表態效仿美國做法的也只有寥寥幾個國家。
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現場,我不僅看到了91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名運動員前來參賽,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王室成員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共襄盛舉。國際社會用行動證明了,「鐵幕」沒有落下,試圖挑起「新冷戰」的做法不得人心。皮尤研究中心的民意測驗顯示,即使在美國國內,超過九成的民眾也「幾乎沒有」或者「完全沒有」聽說過美國政府對北京冬奧會的所謂「外交抵制」。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選在北京時間約晚八點開始。在這一刻,國際換日線和自然日界線重合,全球共處同一天,全球同此涼熱,全世界都聽到迴盪在鳥巢的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在各種矛盾日益激化的國際環境中謀求團結,這才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應有的擔當和自信。
懷著這份自信,讓我們盡情享受這場奧運會吧。
◎來源|觀察者網,作者:徐澤宇(新華社記者)
【您可能有興趣】
‧ 俠客島: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大陸告別「唯金牌論」
‧ 北京冬奧開幕:張藝謀太懂中國人的浪漫了!
‧ 北京冬奧餐廳從炒菜到上菜,機器人包辦!
‧ 突破壟斷 中國自主研發國產雪車盼冬奧奪佳績
‧ 逆轉奇跡!中國女足從低谷走出,拿下亞洲杯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