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
Youtuber開箱大陸高中語文課本 兩岸國文課本差多少
兩岸傳承共同的中國文化與哲學思想,雖然同文同種,但分隔已久又有發展上的差異,那同樣是教中文的課本,兩岸的國語文課本會有什麼差異呢? 以分享國文相關知識為主的知識型Youtuber「Whity chinese白白國文」,便在網路上買了套「大陸全套高中語文課本」,來開箱比較兩岸國文課本有什麼差異。
四川眉山展出古代石刻「搶救性記錄」拓片 內含蘇東坡手跡
四川省眉山市近日舉辦「碑說眉山」古代石刻拓片精品展,展出唐代以來的石刻拓片共計130餘件。 這些拓片是當地石刻古跡「搶救性記錄」成果的一部分,其中尤為引人關注的,是蘇東坡(蘇軾)在當地留下的「喚魚池」「連鼇山」等手跡。
端午節粽飄香 各朝代粽子涵義大不同
端午節粽飄香。民俗專家表示,粽子戰國時被賦予道德含義,晉代時正式定為端午食品,它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 承載著家國情懷、融入了真情實感、從歷史長河中走出來的粽子,至今依然受到人們青睞,種類也愈加繁多,已成為中華民族民俗文化、食文化傳承的重要符號。
魯迅的一種社會理論:《野草.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筆記
我想起一個問題:魯迅當初為何搞起文學來?這篇1925年的《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與1906年的「幻燈片事件」有關嗎?我同意羅崗所下的肯定判斷。「幻燈片事件」讓魯迅從醫學轉向文學,因為他理解到,如何解中國於倒懸,關鍵不在肉體的康健甚或生活條件的改善,而在精神氣度的復甦。 「幻燈片事件」將近20年後,魯迅還是悲哀而尖銳地感覺到一種強烈的召喚:中國需要一種人來改造所謂的社會──即,奴才與聰明人向主人的集結。 改變聰明人,讓他(我)們不再只是聰明地聽、打哈哈,說假大空話。改變奴才,讓他(我)們不再只是說,愛訴苦愛抱怨愛八卦。此外,也讓傻子(也就是未死的仁與勇之苗)找到一種存活實踐與發展的方式。
中華傳統文化 新世代網路遊戲裡「活起來」
一度被認為是不務正業的網路遊戲,隨著遊戲行業的日益規範,以及中國大陸電競戰隊的出色表現,在中國社會的認可度大幅提高。以騰訊、網易為代表的網路公司也通過遊戲挖掘歷史元素,讓玩家在遊戲中更了解文化。
兩岸攜手打造關公動畫電影《武聖關公》
由山西省運城解州關帝廟與台灣漫畫家蔡志忠合作拍攝的動畫電影《武聖關公》日前已製作完成,將於今年的關公誕辰日(7月26日,農曆六月二十四)上映。影片以動畫的形式,還原歷史場景,重溫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等經典歷史橋段。
祛毒者:魯迅與陳映真
據說,在戒嚴時期,黨國有專責跟蹤記錄分析呈報陳映真思想言動的文藝特務,而某文特曾文藝風地比喻其所監守之對象為一株「毒蘋果樹」。這讓我們不由得浮出了一道「亮麗」光景:纍纍的、豔紅的、劇毒的蘋果,在橙紅的早星下,在亞熱帶的島嶼上,輕輕搖曳著。 大家都知道陳映真愛敬魯迅,受他影響很大;錢理群說:「魯迅給了陳映真一個祖國」。由於魯迅思想是理解陳映真的重要參數──我們知道少年陳映真的第一本啟蒙讀物就是《吶喊》,所以我就動了念,想好好琢磨琢磨這本小說集,希望能對釐清這株「毒蘋果樹」的思想身世有所助益。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 享年102歲
「最美的建築,應該是建築在時間之上的,時間會給出一切答案」 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5月16日去世,享年102歲。著名作品包括香港中銀大廈,法國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台灣則有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八里焚化廠、新竹焚化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