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
四六與318——試讀藍博洲的《台北戀人》(緣起篇)
本文原載於2016年4月的《人間思想》第四輯。作者趙剛從藍博洲小說《台北戀人》的閱讀中,探究「四六事件」與「318太陽花運動」兩代台灣學運在思想上斷裂之因。尤其當香港「反送中」與台灣「318太陽花」合流之際,重新回到一個更長的歷史大河中,對於我們看清事情的真相與原委別具意義。由於原文2萬字,本報經作者同意將分四期刊載。
電影《八佰》延播為哪樁?
大陸電影《八佰》,講述為了抵抗日本侵略,國軍在四行倉庫打了一場保衛戰的故事。該電影原訂7 月初在大陸院線上映,但卻在6月底宣布暫時撤檔,新檔期待定。 電影《八佰》撤檔的消息,馬上引起了大陸與台灣兩地的關注,各種傳聞與猜測甚囂塵上。不管出於何種原因,電影《八佰》的上映或撤檔事件,至少已讓80多年的抗日史實,又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中。
爛尾症候群:陸劇《破冰行動》也爛尾
根據陸媒的報導,近期在大陸熱播的《破冰行動》雖然迎來大結局,但觀眾對其不合理的結尾並不買賬。作為中央電視台、愛奇藝聯合出品、共同播出的真實大案緝毒劇,《破冰行動》首播就收獲1.35%的收視率。故事改編自2013年廣東雷霆掃毒「12·29」專項行動,劇中的「塔寨村」就是案件發生地「製毒第一村」廣東陸豐博社村。但該劇在收官階段的各種不合理劇情,讓觀眾對其評分直線下降。
Youtuber開箱大陸高中語文課本 兩岸國文課本差多少
兩岸傳承共同的中國文化與哲學思想,雖然同文同種,但分隔已久又有發展上的差異,那同樣是教中文的課本,兩岸的國語文課本會有什麼差異呢? 以分享國文相關知識為主的知識型Youtuber「Whity chinese白白國文」,便在網路上買了套「大陸全套高中語文課本」,來開箱比較兩岸國文課本有什麼差異。
四川眉山展出古代石刻「搶救性記錄」拓片 內含蘇東坡手跡
四川省眉山市近日舉辦「碑說眉山」古代石刻拓片精品展,展出唐代以來的石刻拓片共計130餘件。 這些拓片是當地石刻古跡「搶救性記錄」成果的一部分,其中尤為引人關注的,是蘇東坡(蘇軾)在當地留下的「喚魚池」「連鼇山」等手跡。
端午節粽飄香 各朝代粽子涵義大不同
端午節粽飄香。民俗專家表示,粽子戰國時被賦予道德含義,晉代時正式定為端午食品,它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 承載著家國情懷、融入了真情實感、從歷史長河中走出來的粽子,至今依然受到人們青睞,種類也愈加繁多,已成為中華民族民俗文化、食文化傳承的重要符號。
魯迅的一種社會理論:《野草.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筆記
我想起一個問題:魯迅當初為何搞起文學來?這篇1925年的《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與1906年的「幻燈片事件」有關嗎?我同意羅崗所下的肯定判斷。「幻燈片事件」讓魯迅從醫學轉向文學,因為他理解到,如何解中國於倒懸,關鍵不在肉體的康健甚或生活條件的改善,而在精神氣度的復甦。 「幻燈片事件」將近20年後,魯迅還是悲哀而尖銳地感覺到一種強烈的召喚:中國需要一種人來改造所謂的社會──即,奴才與聰明人向主人的集結。 改變聰明人,讓他(我)們不再只是聰明地聽、打哈哈,說假大空話。改變奴才,讓他(我)們不再只是說,愛訴苦愛抱怨愛八卦。此外,也讓傻子(也就是未死的仁與勇之苗)找到一種存活實踐與發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