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家園 > 台灣人與台灣史

二二八的導火線:那位賣菸被打的母親林江邁|犇報看影音

3 年前 / 0

在敘述二二八事件時,通常以賣菸婦人被警察毆打,導致周圍群眾不滿爆發衝突,最後警察開槍打死人,最後導致全省大暴動。後來,二二八成為歷史詮釋的戰場,但很多人卻忘了最初被打的那位婦人:林江邁。二二八之後,林江邁回到現場繼續賣菸,甚至在陳誠隨扈的協助下,她把女兒嫁給外省人,且她的家族都同意這件事。此影片透過其女林明珠的口述,見證林江邁家族的歷史,還原其作為一個台灣人的生命故事。

《林江邁—尋找二二八沉默的母親》
策畫制作:楊渡
導演:王育麟
出品:南方家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6
贊助:台北市文化局、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學學文創志業、中華基金會
Copyright©南方家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禁書的年代》11:看不見的江湖──北京的地下書商

3 年前 / 0

我也以為禁書對開放的台灣社會已是昨日黃花。卻不料,三十幾年後,當年搞禁書的某些人,做地下刊物的黨外人士,如今當了權,竟還想搞查禁書刊,而且用錢用力控制媒體,關電視台。最令人瞠目結舌者,戒嚴下,當政者還知道心虛羞恥,如今是堂而皇之,喊著反共的口號,硬生生把「紅帽子」當血滴子,跟1950年代白色恐怖沒有兩樣。

《禁書的年代》10:消失的左眼,未曾解開的禁忌

3 年前 / 0

由於長期的政治禁忌,所有左派的書全面禁止,台灣變成一個缺少「左邊眼睛」的社會。台灣的世界觀因此只有一半。其遺毒,至於今。而那種動不動戴人紅帽子,罵人「親共」「大中國沙文主義」的口號,遺傳至今,即使換了執政黨,其實仍可聞到戒嚴的腐味。

《禁書的年代》9:《原權會》和《春風詩刊》

3 年前 / 0

作為詩的最後,它的本意是要激起一種批判,一種反抗。應該說,當時的自己偏執的以為,詩是一種武器,批判的武器,如果有一天,革命來臨,即使詩要被遺忘,也沒有關係,只要能呼喚一個時代的來臨。當時天真而浪漫的革命幻想,當然已經成為昔日黃花,反而是對台灣命運的黑色本質的透視,竟像預言般的,看見最後的歸宿。而我也彷彿看見自己內在,那深隱未顯的安那其的深淵。

《禁書的年代》8:約稿,總在貓鼠之間

3 年前 / 0

這是一個禁書狂賣的黃金年代。書愈禁,雜誌愈禁,愈好賣。特別是在重慶南路的小小攤子上,你只要多去幾次,老闆就會從書報攤的下層裡,抽出幾本雜誌,或一本書說:「剛被禁了,要不要?」

《禁書的年代》7: 要不要跟警總打一架?

3 年前 / 0

雜誌即使被查禁,但市面上還是可以看到。那真是出版的黃金年代。禁一本,賣一本。警總好像暢銷書的催生者。連後來開「阿財的店」的阿財,當時都做了發行商。

《禁書的年代》6:我們來印禁書

3 年前 / 0

看禁書與玩禁忌的愛情一樣,是會上癮的。你越是要查禁,我越是要看。而且越禁越要偷偷摸摸,越偷偷摸摸,越是有趣。現在回想,才知道影響自己最多的,可能不是那些學校規定的書,也不是正經八百的書,而是禁書。沒辦法,禁忌之愛,永遠有致命的吸引力。

《禁書的年代》5:角落裡的馬克思

3 年前 / 0

忽然在一處極低的角落裡,看到「CAPITAL」幾個大字。三大冊的精裝本,書非常老舊,積滿了灰塵,彷彿被擺在角落裡一百年了。我心中狂跳,暗想:媽媽的,不會是他吧?拿出來一看,我的天,竟真的是馬克思的三大卷資本論!

《禁書的年代》4:被查禁的金庸

3 年前 / 0

這形象真太熟悉了,從紅燈區外的小書攤、租書店,到明星咖啡屋,到台大前面的違建舊書攤,他們可能是世家子弟、書香門第、大學才子,只因亂世,最後在街道邊獨坐閱讀,賣書為生。他們的身影,彷彿是一個寂寞的、流離飄蕩的世代的縮影,揹負著被埋沒的身世和故國的舊夢,最終在書堆中,尋找一個歸隱的角落?

《禁書的年代》3:暗娼街的羅曼.羅蘭

3 年前 / 0

那年代找禁書,看禁書,往往也不明所以,只要覺得是好書,便互相傳閱,充滿秘密讀書的快樂。文化自有它的火種,埋在那裡都可以,隱姓埋名都不怕,只要機會,即使只是輕輕一行字,它就會點亮人心中的火光。

第 8 頁,共 1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