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家園 > 台灣人與台灣史
《方向》的戰鬥,戰鬥的《方向》──悼念曾健民醫師
2020年8月13日,曾健民醫師在花蓮家宅出離遠逝,世壽70。曾醫師不但是專業,熱誠,技術嫻熟,左派朋友共同喜愛的牙醫師,也是執業之餘,全神貫注於左翼世界建設的好學深思,篤行實踐之士。曾醫師說,社會性質論決不是為了學術研究,而是為了變革社會,改造世界的實踐。
銘記歷史走向未來 「反殖民與台灣光復」圖文館在苗栗設館
「反殖民與台灣光復──-台灣民眾史(1895-1950)」圖文館於8月15日在苗栗西湖舉辦開館典禮,以簡單隆重的儀式,追悼為民族振興、國家興盛而奉獻犧牲的烈士先賢,警醒人們在世界變局的此時此刻,銘記歷史教訓,追求美好未來。台灣白色恐怖受難人賴子煥家屬無償提供祖宅,讓此展落地於此成為常設展。在歷經七個多月的摸索嘗試後,終於成功設立全台灣第一座以反殖民及台灣光復歷史為主題的愛國教育場館。
為兩岸和平統一奮鬥 台灣統運重要人物王曉波、毛鑄倫相繼逝世
中國統一聯盟前主席毛鑄倫於7月28日因病逝世,享壽73歲,相隔不到兩日,台灣知名統運重要人物、《海峽評論》創辦人兼總編輯王曉波於7月30日病逝家中,享壽77歲。毛鑄倫、王曉波曾分別擔任台灣統派重要團體「中國統一聯盟」的主席和副主席,是台灣統一運動的先鋒旗手。毛鑄倫、王曉波等台灣統派代表人物接連逝世,體現一個世代正逐漸逝去。
台南抗日史話(下)
古今中外不乏企求以外國為奧援,來支持本土的獨立運動。如十八世紀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的美國獨立戰爭;1895年企圖脫離日本殖民統治的台灣乙未戰爭也是如此。而中國大陸主張抗日的有識之士便是利用日俄交惡的矛盾,支持台灣本土的抗日運動,如兩江總督身兼南洋大臣的張之洞。
台南抗日史話(中)
1895年6月15日下午日本參謀步兵大佐(上校)福島安正大佐呈給台北的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報告為:淡水的英國領事(官署在今日的紅毛城)示以當日廈門所發「台南府之形勢極為危急,外國人殊為危險。…指揮台南附近賊兵者為劉永福,無不盡其暴行」之電報。
為一輩子追求社會主義感到光榮 白色恐怖「郵電案」受難者劉建修逝世
劉建修經歷大時代的動亂,因受到計梅真、錢靜芝的指導,在理論、實踐上樹立起被壓迫者的世界觀,以及階級解放、振興中華、國際主義的信念。並用他的一生追崇這份社會主義理念與志業。
台南抗日史話(上)
在1885年台灣建省後,一度喪失全台政經中心地位的台南府城,因1895年志士劉永福在此領導的乙未抗日,再度成為歷史舞台的要角。台灣光復後,為了紀念劉永福的抗日事蹟,原府城的下橫街改為永福路;在前清道署遺址上也建立了永福國小,國學大師胡適還曾來此造訪,尋其尊翁胡鐵花在此的遺跡。
府城四百年(下)
光緒元年增設台北府後,府城失去全台唯一政治中心的地位;到光緒十一年,台灣建省,省治設於台北,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將建設重心放於北部,使台南府城逐漸喪失全台經濟中心的地位。府城的光輝歲月,至此逐漸步入尾聲。台灣光復後,全台的政治中心又設在台北,因此台南建設的腳步顯得較遲緩。但三百多年來所累積的傳統文化精華,卻使台南成為無可取代的文化古都。五十餘個列級古蹟,都可感受到台南人對自身擁有的文化遺產有一分榮耀與自得。
府城四百年(上)
府城,是近十年前台南縣市合併為大台南市前,台南市的舊稱。它是清代「台灣府城」的所在,曾引領全台政治、經濟、文化近兩百年的風騷。 1887年因台灣建省、行政區改制,原台灣府分割出台南府,而改稱台南府城。今安平古堡和赤嵌樓的荷蘭紅毛城、樓遺跡,僅剩幾段斷垣殘壁,供人發思古之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