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家園 > 台灣人與台灣史

高金素梅:斯卡羅不顧史實,無視原住民族付出的犧牲代價

3 年前 / 0

公視歷史劇「斯卡羅」開播以來,片中對於歷史的詮釋引來諸多爭議。立委高金素梅日前在臉書發文表示,斯卡羅影集獲得官方全力支持,耗費兩億元拍攝製作,卻對帝國主義殖民史觀毫無反省,表示文化部長李永得口中的歷史解釋權非常昂貴。

人間之鏡:在「以文化行動出發的環境生態運動」線上會議發言稿

4 年前 / 0

執政當局以公權力的優勢,對媒體的操控,對學者的收買,種種手段,對於公投是否願意照結果執行,也在未定之天。疫情時期,無法聚眾廣為宣傳,8/28,反萊豬、護藻礁的公投,有可能被執政當局惡意的阻撓,而無法實行。希望透過這次的座談,我們能夠再度凝結民眾的意志,把這個運動推進到底。不呼喊「為了下一代」的高調,僅僅為了自保,都應該戰鬥到底。

二二八親歷者證言:專訪陳明忠(下)

4 年前 / 0

【編按】「二二八事件」發生迄今整整七十年,歷史的真相並未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檔案的解密而水落石出,反倒因為藍綠鬥爭的尖銳化,特別是兩次政黨輪替而出現了各種版本的解讀,糾纏不休。歷史是事實的反思,所有對事件的詮釋都免不了的要參揉著人的價值判斷,受到個人的視野、立場和黨派性的侷限。本版專訪陳明忠先生,為讀者還原當年二二八發生時陳先生的所見所聞。

二二八親歷者證言:專訪陳明忠(上)

4 年前 / 0

【編按】「二二八事件」發生迄今整整七十年,歷史的真相並未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檔案的解密而水落石出,反倒因為藍綠鬥爭的尖銳化,特別是兩次政黨輪替而出現了各種版本的解讀,糾纏不休。歷史是事實的反思,所有對事件的詮釋都免不了的要參揉著人的價值判斷,受到個人的視野、立場和黨派性的侷限。本版專訪陳明忠先生,為讀者還原當年二二八發生時陳先生的所見所聞。

二二八的導火線:那位賣菸被打的母親林江邁|犇報看影音

4 年前 / 0

在敘述二二八事件時,通常以賣菸婦人被警察毆打,導致周圍群眾不滿爆發衝突,最後警察開槍打死人,最後導致全省大暴動。後來,二二八成為歷史詮釋的戰場,但很多人卻忘了最初被打的那位婦人:林江邁。二二八之後,林江邁回到現場繼續賣菸,甚至在陳誠隨扈的協助下,她把女兒嫁給外省人,且她的家族都同意這件事。此影片透過其女林明珠的口述,見證林江邁家族的歷史,還原其作為一個台灣人的生命故事。

《林江邁—尋找二二八沉默的母親》
策畫制作:楊渡
導演:王育麟
出品:南方家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6
贊助:台北市文化局、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學學文創志業、中華基金會
Copyright©南方家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禁書的年代》11:看不見的江湖──北京的地下書商

4 年前 / 0

我也以為禁書對開放的台灣社會已是昨日黃花。卻不料,三十幾年後,當年搞禁書的某些人,做地下刊物的黨外人士,如今當了權,竟還想搞查禁書刊,而且用錢用力控制媒體,關電視台。最令人瞠目結舌者,戒嚴下,當政者還知道心虛羞恥,如今是堂而皇之,喊著反共的口號,硬生生把「紅帽子」當血滴子,跟1950年代白色恐怖沒有兩樣。

《禁書的年代》10:消失的左眼,未曾解開的禁忌

4 年前 / 0

由於長期的政治禁忌,所有左派的書全面禁止,台灣變成一個缺少「左邊眼睛」的社會。台灣的世界觀因此只有一半。其遺毒,至於今。而那種動不動戴人紅帽子,罵人「親共」「大中國沙文主義」的口號,遺傳至今,即使換了執政黨,其實仍可聞到戒嚴的腐味。

《禁書的年代》9:《原權會》和《春風詩刊》

4 年前 / 0

作為詩的最後,它的本意是要激起一種批判,一種反抗。應該說,當時的自己偏執的以為,詩是一種武器,批判的武器,如果有一天,革命來臨,即使詩要被遺忘,也沒有關係,只要能呼喚一個時代的來臨。當時天真而浪漫的革命幻想,當然已經成為昔日黃花,反而是對台灣命運的黑色本質的透視,竟像預言般的,看見最後的歸宿。而我也彷彿看見自己內在,那深隱未顯的安那其的深淵。

《禁書的年代》8:約稿,總在貓鼠之間

4 年前 / 0

這是一個禁書狂賣的黃金年代。書愈禁,雜誌愈禁,愈好賣。特別是在重慶南路的小小攤子上,你只要多去幾次,老闆就會從書報攤的下層裡,抽出幾本雜誌,或一本書說:「剛被禁了,要不要?」

《禁書的年代》7: 要不要跟警總打一架?

4 年前 / 0

雜誌即使被查禁,但市面上還是可以看到。那真是出版的黃金年代。禁一本,賣一本。警總好像暢銷書的催生者。連後來開「阿財的店」的阿財,當時都做了發行商。

第 9 頁,共 1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