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 中國ING
線下脫口秀表演在中國大陸興起
「這個世界太多人需要一個舞台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度,不同於其他表演,脫口秀的表演者和觀眾沒有門檻,脫口秀就是用戲謔的方式分享個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並引發共鳴。」發源於歐美的脫口秀於2009年在中國內地萌芽,2017年推出的幾檔脫口秀綜藝節目將它推向大眾視野。其中,《吐槽大會》第三季播放量突破23億,截至目前,其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66億。
【犇報專題】解讀大陸醫保藥品新目錄
【編按】近日,備受大陸民眾關注的醫保藥品目錄准入談判完整版露出「真容」。新一代直接抗病毒(DAA)C肝新藥、國產PD-1免疫抗癌新藥達伯舒、更有效防治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的創新藥……新版大陸醫保藥品目錄不僅誠意滿滿地回應了民眾和業界的呼聲,70個「入圍」新藥更平均降價達六成。新版大陸藥品目錄有何看點和「門道」?兩岸犇報為讀者權威解讀。
從煤礦城轉型瑪瑙城 中國大陸煤城阜新的再出發經驗
隨著煤炭資源的日益枯竭,2001年阜新市被確定為中國大陸首個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從黝黑的煤炭到光潔的瑪瑙,博物館的展品折射著阜新市的經濟變化。
成貴高鐵全線通車 西部高鐵南北全線貫通
16日6時58分,成貴高鐵首班車C6041從成都東站發車到貴陽。成貴高鐵是中國西部高鐵大通道南北貫通的最緊要一環,至此,中國西北經西安、成都、貴陽、廣西可直達中國東南。
【犇報專題】大陸「金雞百花電影節」,你了解多少?
【編按】隨著大陸金雞獎明年起由隔年改為每年舉辦一次,金馬獎與金雞獎在華語電影中互別苗頭的局勢已然形成。兩獎相爭或有一傷,或兩敗俱傷。無論如何,大陸國產電影近年蓬勃的發展,仍然值得關注。本期「當代中國」帶領讀者由「金雞百花電影節」看大陸電影的新走向。
新疆伊斯蘭教協會:新疆人權問題我們最有發言權
極端分子在新疆煽動民族仇恨、製造民族矛盾、破壞宗教和諧、實施暴力恐怖活動的時候,你們漠不關心;在新疆各族群眾開始過上和諧安寧生活的時候,你們擺出一副偽善的面孔,對所謂新疆維吾爾人權問題橫加指責。新疆伊斯蘭教協會代表全疆各族穆斯林正告你們,請不要再打著人權、宗教的幌子,罔顧事實、顛倒黑白,新疆穆斯林的人權我們自己最有發言權!
【犇報專題】全球181國參加 大陸進口博覽會的「進博效應」
【編按】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11月10日在上海閉幕,此次進博會交易採購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711.3億美元,比首屆增長23%。第二屆進博會共有181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3800多家企業參展,超過50萬名境內外專業採購商到會洽談採購,展覽面積達36萬平方公尺,累計進場超過90萬人次。最讓人感到意外的是第二屆進博會才剛閉幕,已有230多家企業簽約報名第三屆進博會企業展。
【犇報專題】中國式養老怎麼做?不容小覷的2.5億老年人口
【編按】截至2018年底,大陸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大約2.5億,占總人口的17.9%,其中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接近1.8億,失能和部分失能的老年人口超過4000萬,這些數字若是放在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國家裡,都將是一個「不可承受的負荷」。為了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大陸國家衛健委10月25日公佈了《關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建立90%居家養老,7%社區養老,3%機構養老的「90+7+3」的中國式養老模式,並著力解決大陸目前存在的醫不懂養、養不懂醫,醫和養難以實現完全融合的問題。
【犇報專題】新中國70年的變遷
【編按】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大陸社會興起一波70年前後變化的討論。包括GDP增長超過170倍、財政收入增長近3000倍、糧食年產量增長5倍、快遞從零到全球第一、工業產值增長超970倍、7億多人擺脫貧困、航太發射次數從零到300+、人均生活用電量增長700倍、文盲佔八成走向高等教育普及化、從吃飽吃好到吃健康、人均預期壽命翻一倍多、農民佔比少五成等各種面向。本期當代中國為台灣讀者介紹新中國70年的巨大變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