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 大陸萬象

為什麼三星堆的考古發掘總能引起轟動?

3 年前 / 0

三星堆遺址的重要之處,不僅在於出土數以千計的重要文物,展現三千年前古蜀文明的輝煌,更在於它告訴後人古蜀人如何廣泛吸收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因素,將其孕於自身,進行改造和創新,從而創造出這樣一個令後世瞠目驚嘆的輝煌文明。

「中華第一劍」 證明中國2800年前就有冶鐵技術

3 年前 / 0

這是一把國君心愛之劍,全長33釐米,是把仿生寶劍:劍柄坐地,像一枝破土而出、英姿颯爽的翠竹。這把工藝之劍將中國人工冶鐵史提前近兩個世紀,被譽為「中華第一劍」。

兩千多年前的秦陵地宮 能否挖掘考古界共識一致

3 年前 / 0

秦始皇帝陵不僅是帝王的埋葬之所,它承載著秦始皇構建宏大帝國的理念,這其中有源自諸子百家的思想之光,也映射著秦帝國的政治體制、社會結構、都邑格局、宮廷生活、軍事制度,更對推動中華文明進程有重大意義。

傳承千年的東巴紙 承載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

3 年前 / 0

在雲南境內昆明以西的廣大地區,住著一群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納西族,他們依東巴教形成稱為「東巴文化」的傳統文化。當地有一種被稱為東巴紙的手工紙,是以蕘花樹皮做成,是東巴最重要的寫經用紙,在滇西北久負盛名。納西族手工造紙技藝是大陸第一批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技藝。

廣州的黑人問題嚴重嗎?大陸網友分享實際情況

3 年前 / 0

【犇報編按】廣州是中國非裔人口最多的城市,甚至在廣州還形成以非裔人士為主的社區,根據《新華社》2017年統計,該年約有32萬非裔人士經由廣州入境或離開中國。由於不同的風俗民情,造成非裔群體常與當地居民發生衝突,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引發部分大陸民眾排外情緒,遂有旅居廣州非裔人士在網上披露遭歧視的問題,讓廣州非裔人士爭議再次浮上檯面。台灣一直存有移民融合的問題,但對大陸境內的族群問題較不熟悉,犇報特轉載大陸網友在公眾號上分享廣州非裔人士的實際情況,供台灣民眾認識廣州的族群問題。

「四阿哥」下田趕牛耕地!耕織圖冊體現雍正重農理念

3 年前 / 0

耕織圖出現於南宋,描繪勞動者耕作與蠶織的場景,具有十分直觀的普及農業生產知識、推廣耕作技術、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作用。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時觀覽到此圖,感慨萬端,遂命宮廷畫家重新繪製,並予以刊行推廣。

除夕夜「三星高照」 辭舊歲「新年來到」

3 年前 / 0

農曆新的一年,寄託了人們諸多的美好願望,於是人們便給「獵戶三星」起了非常吉祥的名字,參宿一取名「福星」,參宿二取名「祿星」,參宿三得名「壽星」,寓意吉祥幸福、健康長壽和豐足富裕。

隨葬品最豐富 二里頭遺址發現高規格夏代墓葬

3 年前 / 0

新發現的墓葬位於二里頭遺址宮殿區內,規模較大,屬第一等級墓葬。蟬形玉器出土於墓葬中部,長近4釐米,玉石材質還有待進一步鑒定。目前墓葬內的隨葬品剛開始露出,其下方堆積的厚度超過已往發現的所有墓葬,極有可能是二里頭遺址迄今為止發現的隨葬品最為豐富的一座。

大陸發現最早「宮殿」 宮室制度提前1000年

3 年前 / 0

此前二里頭遺址發現的宮室建築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宮殿」,後來山西陶寺遺址也發現類似宮室建築。專家表示,此次發現中國最早「宮殿」「河洛古國」,將中國宮室制度提前1000年左右。

「捨棄」數十億投資項目只為一江清水
【犇報專題】大河歸來:長江經濟帶的生態保育

3 年前 / 0

【編按】從2016年1月5日至今,大陸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已整整五年。作為黃金經濟帶的長江經濟帶,不僅是大陸總量最大、腹地最廣的經濟區,也是重要的生態寶庫。長江經濟帶橫跨東、中、西部,覆蓋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和貴州11省市,以20%左右的土地面積承載了40%以上的人口,經濟總量占全大陸的40%以上。過去環境污染的代價過大成為長江經濟帶發展面臨的困局,為了實現經濟動能轉換,大陸官方將環境生態保育視為關鍵問題。過去5年來,長江經濟帶累計搬、改、關、轉化企業8000多家。隨著長江邊化工等傳統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關停,迫使沿線地區產業轉型升級。

第 21 頁,共 4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