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 科技 IN TOUCH

中國大陸完成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無線聯試

4 年前 / 0

每隔約26個月,地球與火星會運行至最近的位置,此時發射探測器將節省大量燃料,2020年即是火星探測活動的窗口期。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火星任務團隊積極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給聯試任務帶來的不利影響,按照工程時間節點圓滿完成全部既定專案,達到了聯試預期效果。

中美科技戰:一台光刻機背後的爭奪

4 年前 / 0

2018年5月,總部位於上海的陸企中芯國際向全球半導體供應商巨頭ASML(荷蘭企業)訂購了一台最新型的EUV光刻機。沒想到,這筆交易立刻被美國「盯上」,由於美國的施壓,荷蘭政府決定不再續簽這份ASML的出口許可證。在《瓦森納協議》框架下,歐美國家最先進的幾代光刻機一直對華禁售。大陸芯片起不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買不到先進設備。中國大陸要實現精造不被「卡脖子」,又要推動產業發展,一方面要突破美國對大陸7奈米EUV光刻機的封鎖。另一方面,花十年、二十年來完成高端光刻機國產化。從目前的國際形勢來看,外買與自造同樣重要!

大陸航天2020年的長征之路

4 年前 / 0

日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發佈了《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19年)》。《藍皮書》從世界航天發展態勢、中國航天發射活動、中國航天科技創新、中國航天應用服務、中國航天國際合作、中國商業航天進展等6個篇章對2019年大陸航天科技活動進行全面回顧。其中,最讓人不可忽視的成就是2019全年發射運載火箭34次,再次佔據全球榜首。

中國大陸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正式開放運行

4 年前 / 0

「星辰大海,是他的征途,也是它的征途。」世界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經過三年調試後,終於正式對外開放運行。此射電望遠鏡也正式進入全球大射電望遠鏡行列中,並將逐步向全球科學界開放。這將有助於人類在揭開宇宙起源和演化秘密上邁出新的重要一步。

胖五長征記:大陸長征五號發射成功

4 年前 / 0

2019年12月27日晚上20時45分,大陸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搭載實踐二十號運載衛星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約2223秒後,與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分離,送入預定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今年截至長征5號發射之前,大陸已經進行了33次航天發射,超過俄羅斯的22次和美國的21次,連續第二年成為世界航天發射數量的冠軍。

從「科幻」變成「科技」 2020年「黑科技」發展趨勢

4 年前 / 0

2020年是21世紀第三個十年開啟之年。新技術、新突破催生新應用,也帶給人類社會更多科技體驗。若跟30年前的人說未來音樂、照相、通訊、上網、導航…等等功能,都能放在一支用手指操縱的手機,一定很難讓人想像。未來將有更多「科幻場景」走進現實,但也有一些「黑科技」進展引發新爭議。

北京正式啟動自動駕駛測試 已開放測試道路超過500公里

4 年前 / 0

近日,北京自動駕駛測試管理聯席工作小組發放首批載人載物測試通知書,表示著自動駕駛載人載物測試在北京正式啟動。同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也開放了北京市首個自動駕駛車輛測試區域。至此,北京已開放自動駕駛測試道路151條,共計503.68公里。

科技全球化 集結全球人類智慧破解重大科學問題

4 年前 / 0

科技全球化,是人類共同面對、攜手解決許多大科學問題必須團結的需求,是科學發展、技術進步必然全球串聯的要求。近年來人類科技大成果、大事件,無不呈現出全球性越發突出、國際合作更加深入的特點,科技全球化的浪潮勢不可擋。

美國高通總裁:中國5G規模將領先世界

5 年前 / 0

美國高通公司總裁克利斯蒂亞諾.阿蒙日前在美國夏威夷舉行的高通驍龍技術峰會期間接受陸媒訪問時表示:「中國的5G規模將領先世界。在5G時代,中國的移動生態系統將非常有競爭力。」

中國大陸將向小行星探測發起挑戰

5 年前 / 0

中國大陸正在開展小行星探測關鍵技術攻關,將通過一次發射探測兩個小天體:一顆名為2016HO3的近地小行星和一顆名為133P的主帶彗星。向全世界徵集科學載荷與搭載任務,有望為中國大陸小行星探測任務增添亮點,也體現了中國大陸在空間科學探索方面開放、包容的進取姿態。

第 17 頁,共 2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