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 科技 IN TOUCH

中國大陸「互聯網+」新政策醞釀待出 迎接5G、人工智慧新時代到來

5 年前 / 0

7月9日召開的2019年中國互聯網大會上,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新時期「寬頻中國」戰略,「互聯網+」高品質發展政策方案也正在醞釀。 其中,加強5G網路部署,支援人工智慧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擴大有效投資,推動一二三產業數位化和智慧化轉型將成重要方向。北京、上海等多地圍繞「互聯網+」加速重大專案佈局與落地實施。

AI技術加速走進中國大陸百姓生活

5 年前 / 0

早上起床,小明便用手機叫車,在沒有司機的情況下,車自己啟動並從地庫開出來。它很「聰明」,遇到突然竄出的行人,馬上緊急制動。到達目的地後,這輛車可以前往停車場,並找到空位停車…… 這不是電影情節,而是裝載百度Apollo無人駕駛系統車輛的真實演示。在近日閉幕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說,自主泊車技術目前已經接到訂單,車主很快就能親自體驗了。

5G醫療解決「看病難」 科技提供就醫新藥方

5 年前 / 0

如何解決中國大陸醫療資源不平衡的難題?心臟外科醫生郭惠明找到了一個新藥方:5G。他所在的廣東省人民醫院正積極開創5G醫療服務,讓專家通過互聯網為數百公里外的患者進行高難度手術。 中國80%的醫療資源集中在大城市,患者常常要千里迢迢跑到大城市大醫院就診。郭惠明認為,擁有超高速的5G無線網路技術將構建新的遠程醫療模式,讓患者在家門口就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

OPPO發佈無網路通信技術:可收發語音和短信

5 年前 / 0

中國大陸近十幾年來快速發展,不僅基礎建設驚為天人,5G技術更在全球具領先地位,航空科技也已登上月球背面。近來中國大陸國產品牌OPPO對外展示新的「無網路通信技術」,又是項新穎的通訊技術。

中國航太科技 力爭2030年躋身世界航太強國行列

5 年前 / 0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國大陸航太事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效益,擁有了完整配套的科研生產體系。 中國大陸的運載火箭可以把太空飛行器送到地球、月球的任何軌道;運載火箭、飛船可以把太空人安全地送入太空、返回地球;衛星可以讓目光俯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探測器可以讓深空不再深不可測。

月球已近,火星尚遠 中國大陸航太工程師迎接新挑戰

5 年前 / 0

上世紀90年代中國大陸開始論證嫦娥一號時,中國大陸僅有支持近地衛星的測控網,如何實現地月之間38萬公里的測控還是個難題。 如今,中國大陸計畫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一次完成對火星的「繞、落、巡」。這樣形式的探測還沒有哪個國家實現過,這體現出中國大陸在空間技術發展中的「首創精神」,但難度非常大。

還有多少星星沒被看見?中國世界最大望遠鏡將尋找「新太陽的搖籃」

5 年前 / 0

科學家估算銀河系中有數千億顆恆星,未來還會有多少恆星被點亮?科學家計畫利用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尋找「新太陽的誕生地」,更深刻地認識恆星乃至生命組分如何形成等問題。 架設在貴州黔南州平塘縣巨大天坑中的FAST於2016年9月竣工,經歷了3年的調試期,今年9月將正式投入使用。 這個面積相當於30個足球場的望遠鏡,就像一隻龐大而靈敏的耳朵,將傾聽來自遙遠星塵最微弱的「呢喃」,洞察隱藏在宇宙深處的秘密。

邁向「無人農場」 福建發佈人工智慧農業機器人

5 年前 / 0

福建首款人工智慧農業機器人正式在中國以色列示範農場開始全天候生產巡檢,人工智慧農業機器人從研發階段正式進入了實際應用階段。 未來的最終目標是「無人農場」,機器人深度參與農業生產過程,人力則參與進決策管理。此外,也可望逐步替代農民手工勞動,破解農村勞動力不足難題。

走向星辰大海 聯合國熱切關注中國太空發展

5 年前 / 0

即將在太空閃耀的中國太空站,會迎來首批來自17個國家的國際合作實驗專案;已經發射多顆衛星的北斗系統,正在為90多個國家提供導航等服務…… 正於維也納舉行的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第62屆會議上,中國的太空站和北斗系統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彰顯中國願與世界一起走向星辰大海,推動構建外空命運共同體。

中國太空站與國際合作 共同發展太空科學實驗

5 年前 / 0

航太事業的發展,有賴世界各國通力合作。未來太空站任務中,中國載人航太將在設備研製、空間應用、太空人培養、聯合飛行和航太醫學等多個方面,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分享中國載人航太發展成果。中國太空站將在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具備支持開展大規模多學科的空間科學研究、技術驗證和空間應用的獨特優勢。

第 19 頁,共 2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