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 科技 IN TOUCH
美國高通總裁:中國5G規模將領先世界
美國高通公司總裁克利斯蒂亞諾.阿蒙日前在美國夏威夷舉行的高通驍龍技術峰會期間接受陸媒訪問時表示:「中國的5G規模將領先世界。在5G時代,中國的移動生態系統將非常有競爭力。」
中國大陸將向小行星探測發起挑戰
中國大陸正在開展小行星探測關鍵技術攻關,將通過一次發射探測兩個小天體:一顆名為2016HO3的近地小行星和一顆名為133P的主帶彗星。向全世界徵集科學載荷與搭載任務,有望為中國大陸小行星探測任務增添亮點,也體現了中國大陸在空間科學探索方面開放、包容的進取姿態。
中國大陸規劃發射更多科學衛星
中國大陸將在2023年前再開展4次科學衛星發射,並已遴選出為未來5到10年工程立項的5個科學衛星背景型號專案。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理事長吳季表示:「比起擁有幾百顆科學衛星的美國、幾十顆科學衛星的歐空局、近20顆科學衛星的日本,中國空間科學衛星的數量還不多,但是每一顆品質都很高。相信中國會逐漸走到世界空間科學的中央。」
全球互聯網大會落幕 台灣的網路主權誰顧?
若問有什麼事物是大眾每日使用,但卻對其產業發展最為陌生,互聯網應是最佳案例之一。中國大陸早在發展自身互聯網時,便提出「網路主權」的概念,此概念認為在虛擬的國際網路上也存有領土主權與國家法治的問題。台灣常常諷刺中國大陸的「中國國家防火牆」,卻與發展自主的互聯網產業失之交背。
中國大陸成功發射兩顆北斗三號衛星 北斗系統「一箭雙星」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任務一線9月23日清晨5時10分用「一箭雙星」發射成功。中國大陸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配套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47、48顆北斗導航衛星。
心算、珠算到超算 計算「極限」該如何突破?
從心算、珠算的「古老智慧」,到「銀河」「天河」「神威」創造「中國速度」,「中國計算」為世界矚目。 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周易》記載著西元前2世紀的古老「演算法」,湖南湘西州裏耶古城出土的「世界最早的乘法口訣表」闡釋著秦朝時期的「計算智慧」。 長沙太平古街、靖港古鎮從古代沿用至今的珠算能滿足商號「大數據」四則運算,而現在,「銀河」「天河」超級計算一再創造出新的「中國速度」……從心算、珠算到超算,湖南見證了「中國計算」的數千年跨越。
中國大陸巨變下科學家的創新之路
在國際上首次實現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複製;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從衛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鑰分發和從地面到衛星的量子隱形傳態;利用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獲得世界上迄今最精確高能電子宇宙線能譜…… 這些科學研究不僅有利於中國,也造福於世界;而這些科學成果背後的中國大陸科學家和中國科學院,既是中國大陸巨變的親歷者,也是中國大陸發展的推動者。
「以人為本、核心是人」 上海智慧城市示範區長啥樣?
上海身為中國大陸最先進發展的城市,一直扮演先行示範的角色,可說明日中國城市發展,可從今日的上海看出端倪。 臨汾社區以人為核心打造智能社區,在變革試行上,首先迎來的並非想像中的科技生活,反而是將智能社區打造為對弱勢友善、老有所養的社區。
「機器人交警」在邯鄲上路值勤
本月7日,「機器人交警」在河北邯鄲正式上路值勤,這是由邯鄲市公安局主導研發、經過大陸公安部認證並列裝的交管人工智慧機器人。 這些「機器人交警」可以應用在火車站、機場等重要交通節點,降低交警勞動強度,緩解交通壓力等。
探秘中國大陸草原「天眼」
3條懸臂、100面抛物面天線,中國科學院明安圖觀測基地巨大的天線陣列,吸引了近200名來自大陸各地的天文愛好者的注意力。正在內蒙古自治區正鑲白旗舉行的2019天文愛好者星空大會上,草原「天眼」揭開神秘的面紗。 一片密集而高大的抛物面天線遙指日心,源源不斷地接收太陽射電輻射。這個占地10平方公里的天線陣列就是草原「天眼」——明安圖射電頻譜日像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