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中國大陸首次海上火箭發射成功 有利未來衛星發射
2019年6月5日12時6分,中國大陸在黃海海域用長征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將技術試驗衛星捕風一號A、B星及五顆商業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試驗取得成功,這是中國大陸首次在海上實施運載火箭發射技術試驗。 運載火箭海上發射具有靈活性強、任務適應性好、發射經濟性優等特點,可靈活選擇發射點和落區,滿足各種軌道有效載荷發射需求,為「一帶一路」沿線提供更好的航太商業發射服務。
大學生「工匠」 中國大陸珠寶市場爭先搶才
從冷門到熱門,從陌生到熟悉,珠寶業人士見證了珠寶鑒定與加工專業在中國西部的變化。經過職業教育的專業培養,中國大陸會有更多具備「工匠精神」的大學生走向市場,成為珠寶行業未來的主力軍。
當代赤腳醫生 青海偏遠農牧區群眾「小病不出門」
海拔3,300公尺的倒淌河草原地廣人稀,普通人即使是白天也很難分辨方向。但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倒淌河中心衛生院院長馬木沙和他的家庭醫生團隊卻將每戶牧民家的位置熟記於心,也瞭解掌握著轄區每戶牧民的健康狀況,不知道在這片草原來來回回走了多少遍。
數十年植樹造林 黃土高原蛻變森林公園
在中國大陸持續數十年推動植樹造林後,世界上曾經水土流失最嚴重、生態最脆弱的地區之一——黃土高原地區正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森林公園。 造林故事在整個黃土高原地區都在上演,那些站在陡峭斜坡上揮舞著鏟子的造林員也成了一道獨特風景。
中國大陸深度貧困山區 走上綠色脫貧之路
中國大陸近些年積極投入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讓許多偏遠山中村落都修了公路,很多村民家門口的路面也已硬化。 過去山大溝深,交通不便,有些住在山裡的居民甚至幾十年沒去過縣城。但現在透過「四大綠色平台」,正幫助當地居民脫離貧困。
湖北教授復原失傳千年的唐代「金銀平脫」工藝
「唐代的貴金屬加工工藝,在整個中國工藝美術史上都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金銀平脫工藝將金工與漆工合二為一,技術難度極高。」 「金銀平脫」是盛行於唐代傢俱、銅鏡等器物上的特種漆器鑲嵌工藝,由於工藝難度極高等原因,在進入宋代以後失傳。近日,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劉顯波教授復原了這一失傳千年的工藝。
中國大陸10億噸級葉岩油藏全面推進開發
今年以來,在中國大陸10億噸級葉岩油藏——吉木薩爾葉岩油區域,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全面推進開發,已動用鑽機36部,開鑽47口井,完井8口,日進尺2,000公尺以上,累計完成進尺160,000餘尺。
川藏公路上逐漸「消失」的老公路維護員
建於1954年的川藏公路海拔高、地勢險、自然災害頻發,沿線基本上每隔10公里就設立了一個公路維護員,稱為道班,負責公路的日常保養和維護。 1985年,剛滿18歲的羅聲武從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來到青藏高原上的158道班養護川藏公路,一幹就是30多年。然而老道班正逐漸「消失」中...
卓瑪講藏區:去西藏旅遊不能洗澡是真的嗎?
聽說去西藏後不能洗澡和洗頭?大陸影音平台Bilibili上有位自媒體創作者卓瑪,專門製作介紹西藏的影片,她的頻道名稱為「卓瑪講藏區」,犇報在此分享她的影片,大家一起來聽聽卓瑪說明去西藏到底能不能洗澡和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