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尋子24年,她也找到了孩子!
在日前孫海洋認親現場這張尋子合影中,有一位媽媽找兒子已經找了24年。近日,她終於等到了好消息!1月23日下午2時30分,武漢天河機場,走失24年的河南小夥張洋洋,與尋親成功的母親李芳見面。李芳快步上前,激動地大聲哭泣,母子倆緊緊擁抱,久久不願分開。
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調查報告公佈 鄭州市委書記被免職
日前大陸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調查報告。鄭州市委市政府及相關單位存在失職瀆職行為。報告中提出領導幹部缺乏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市委市政府未有效發揮統一領導作用;發展理念存在偏差,城市建設「重面子、輕裡子」等等。原鄭州市委書記徐立毅被免職下台。
蓋廁所原來那麼難!窺探大陸偏鄉農村的「廁所革命」
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差異大,水資源分佈不均衡,經濟條件不同,各地區在開展「廁所革命」中各有各的難。尤其在中國農村進行「廁所革命」,還得顧及供水、排汙、防凍等系統工程;還得注重當地農民的主體性、生活習慣,從實際進行科學引導,才能獲得在地群眾的認可。絕不只是簡單建出廁所就行。
從污染中成功恢復 福建閩江河口濕地成為全球瀕危鳥類聚集地
閩江河口濕地是福建省最大的原生態河口濕地,地處福州市馬尾區東南部與長樂區東北部交界處的閩江入海口區域,銜接台灣海峽,為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驛站,總面積2381.85公頃。該濕地目前野生動植物有1089種,其中水鳥152種,占福建水鳥種群80.4%,年均棲息該濕地水鳥數量超5萬隻。
「比起GDP超美,我們更看重讓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在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論壇發表開幕演講時表示,中國的經濟總量超不超過美國,我們不感興趣,也不是我們的追求。讓14億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才是中國共產黨的奮鬥目標。
電動犛牛、機器狗 來看看中國自主研製的四足仿生機器人
近日,在內蒙古阿拉善,上百型形態不同、能力各異的無人裝備,展開了一場陸上無人系統挑戰賽。除了機器狗,還有個叫「電動犛牛」的大塊頭,是中國自主研製的、世界上體形最大、載重能力最高、越野能力最強的電驅動四足仿生機器人。
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8.1%
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這一年,中國經濟總量占全球經濟比重預計超18%,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將達到25%左右。
成功發射試驗十三號衛星 中國航太2022年首次發射開門紅
1月17日10時35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新的一年,中國宇航發射任務首戰告捷。航太科技集團計畫在今年安排40餘次宇航發射任務。
北京冬奧餐廳從炒菜到上菜,機器人包辦!
做漢堡、炸薯條、煮餃子餛飩、涮麻辣燙、炒中國菜、做拉花咖啡……甚至是上菜,全由機器人完成。中國菜以烹飪複雜多變著稱,機器人也能做?答案是肯定的。中國名廚們的火候控制、翻炒手法、下料順序,早已設定為智能程式,宮保雞丁、東坡肉、煲仔飯……就是你想要的那個味兒。
國際健身圈的教科書!中國舉重國手呂小軍在全球有多紅?
東京奧運,呂小軍以37歲「高齡」拿下男子舉重81公斤級冠軍,成為奧運歷史上年齡最大的舉重冠軍。呂小軍在健身愛好者中擁有數百萬粉絲,訓練影片被當作「教科書」,單個影片瀏覽量就超過500萬。越來越多人因為對呂小軍的喜愛,加深了對中國舉重、乃至中國體育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