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一場「瘟疫」戳破「美國不可替代論」
美國成為全球新冠病毒確診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川普政府為了轉移美國民眾對他應對疫情不力的視線,先後歸咎於中國、歐洲和世衛組織。正如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對川普的批評,即「一個軟弱的人、一個糟糕的領導人,不承擔任何責任。一個軟弱的人只會責備別人。」一個領導人如此,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美國自稱在全球的最優越地位日漸顯得越來越不能令人信服。川普應對這次疫情的一切,無疑是使美國在世界舞台上加速退位的又一步。
【犇報專題】世衛組織與國際防疫:肺炎疫情肆虐,世衛組織做了什麼?
【編按】世衛組織在新冠肺炎的防疫工作上,一方面受到亞洲各國、歐盟、非盟的認同,另一方面卻被美國總統川普批評得一無是處,甚至停止繳納世衛會費。而隨著川普起舞的台灣政府與網路鄉民,也在網路上不斷以「防疫不力」、「親中」等名義攻擊世衛秘書長譚德賽,甚至在「紐約時報」刊登廣告「嗆聲」世界衛生組織。面對全球疫情蔓延,本報為讀者撥開層層口水謾罵,一探世衛組織的具體防疫工作部署。
【犇報專題】疫情無國界: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
【編按】根據大陸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公佈的數據,大陸已向82個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非洲聯盟提供援助,包括檢測試劑、口罩、防護服等,其中多批援助物資已經送達受援方。另據大陸國家衛健委消息,大陸也主動與全球100多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疫情防控和診療方案等多份技術文件。
百位非洲著名知識份子就疫情危機發表公開信:重新思考非洲命運
4月17日,非洲百位知識份子共同簽署《行動時刻:就COVID-19危機致非洲領導人的公開信》,敦促非洲領導人共同應對危機。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疫情雖未由非洲所引發,非洲卻可能承受最嚴重的後果。只有非洲取得抗疫鬥爭的勝利,才能徹底結束全球疫情。」犇報特在此轉載微信公眾號「新京報書評週刊」的〈百位非洲著名知識份子就疫情危機發表公開信:重新思考非洲命運〉一文,分享給犇報讀者。
不要把你們政府抗疫失敗的責任推給中國
【編按】本文為網路雜誌《國際》轉載翻譯自加拿大網媒《道路》(Passage)其主編大衛·馬斯特拉奇(Davide Mastracci)所撰寫一文。原文標題為“Don’t Blame China For Your Government’s COVID-19 Failures",發表於2020年4月7日。本譯文清楚呈現出某些西方國家如何透過究責中國,來掩蓋自身防疫或執政的失敗。本譯文經《國際》同意後轉載。
世衛統計全球病例逾224萬 德官員稱「群體免疫」不適用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截至台北時間19日16時),全球新冠確診病例達到2,241,359例;死亡病例達到152,551例。德國總理府部長布勞恩19日表示,「群體免疫」不是適合德國應對疫情的策略。他解釋說,若要在18個月內讓一半以上德國人口免疫,每天需有7.3萬人感染新冠病毒,而德國醫療系統將無法承受這種壓力。因此目前聯邦政府採取的措施是避免感染,直到人們可以通過疫苗獲得免疫。
勿謂言之不預:這一次改名,絕不能再失敗
眼前,民進黨政府開始以各種理由推託,包括中國航線、更名成本、航權重簽。在台灣已經有過許多成功改名的經驗之前,各種不能改名的藉口都是蒼白無力的。勿謂言之不預。面對全球疫情的蔓延,台灣這一次改名,絕不能再失敗。不要說台灣人沒有事先警告你,改不成蔡英文就下台。
譚德塞是不是中國傀儡?
在譚德塞在記者會上稱自己收到來自台灣的岐視和恐嚇之後,以民主自由為傲的台灣、被喻為是台灣最美麗的風景的台灣人,有給過譚德塞一個道歉嗎?沒有,他們只說:譚德塞你都看不見中國對我們的打壓。嗯,所以這樣就可以繼續侮辱中國人和黑人。這,就是民主自由。
跟譚德塞槓上? 台灣離世衛更遠還是更近?
台灣人想加入國際組織的策略,到底是要跟世界各國做朋友,還是只想跟在「美國優先」的川普背後與世界為敵?或許台灣人擅長以「出征」方式讓「異議者」閉嘴,打造寒蟬效應。但是,「出征」世衛秘書長,卻不能讓其閉嘴,而台灣離世衛是更遠,還是更近?答案不言自明。
敘利亞衝突升級的背後
土耳其軍隊與敘利亞政府軍近日在敘利亞西北部發生嚴重衝突,該地局勢存在失控風險。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雙方一致認為有必要採取措施緩和敘利亞西北部局勢。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呼籲敘利亞衝突各方在局勢完全失控之前立即停火。分析人士指出,未來土耳其、俄羅斯等相關各方如何角力,將直接關係到敘利亞政府能否收復該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