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建設
中國大陸綠能發電歷史性超過煤電!
據中國大陸國家能源局7月31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中國大陸綠能發電達到13.22億千瓦,歷史性超過煤電,約占中國大陸總發電機組的48.8%。台灣截至2023年4月,綠能發電占比8.95%。
「中國速度了不起」 中國承建象牙海岸高速公路促經濟發展
位於非洲西部的象牙海岸,其第二大城市布瓦凱,有一條寬闊平坦的高速公路自市區向南延伸,通往中南部城鎮鐵比蘇,全長95.6公里,是象牙海岸國家高速公路幹線的一部分,建成後對促進區域互動、拉動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洞穿」秦嶺南水北調 長江黃河成功「握手」 世界罕見的超級工程
7月16日,中國大陸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漢濟渭工程實現先期通水。從長江最大支流漢江引進江水,穿過秦嶺輸水隧洞近百公里後,補給進黃河最大支流渭河,實現長江和黃河在關中大地成功「握手」的壯舉。
承接日本放棄的路段 中國築路人在非洲阿爾及利亞完成「世紀工程」
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公路有「世紀工程」之稱,是出了名的難度高、成本高,原本承建的日本企業放棄了該條公路最後84公里路段,隨著中國中信建設即將完工,將意味著全長1216公里、連接阿爾及利亞17個省的阿東西高速公路全線貫通。
全球最大!大陸52樓高的海上大風車福建外海成功吊裝
6月28日14時30分,首台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成功於福建省北部海域吊裝,是全球範圍內單機容量最大、葉輪直徑最大、單位兆瓦重量最輕的風電機組,象徵中國大陸海上風力發電在高端裝備製造能力上的突破,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大陸從中央到地方大力支持電動車下鄉 開始佈局充電設施
中國大陸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都加大力度支持新能源汽車(台灣稱「電動車」)下鄉,業內人士認為,農村新能源汽車市場空間廣闊,需要進一步破解充電設施建設用地、用電、服務等難題,滿足新能源汽車發展中的補能需求。
海拔4305.21公尺!西藏「最高海拔魚道」獲金氏世界紀錄
由長江設計集團勘察設計的西藏拉洛水利樞紐工程魚道獲「最高海拔的魚道」金氏世界紀錄,確認海拔為4305.21公尺。拉洛魚道建成後,可讓魚類更快捷地洄游,為高原魚類洄游產卵提供便利,實現水域生態安全。
「雙向奔赴」當日可達!中老鐵路開行國際旅客列車
4月13日,中老鐵路從中國昆明南站、老撾(台灣稱寮國)萬象站雙向對開國際旅客列車,兩地乘火車可當日通達。包括鐵路口岸通關時間在內,全程只需10小時30分,旅客便能實現中國和老撾間的「雙向奔赴」。
最具潛力的清潔能源!中國首條「西氫東送」管道納入國家規劃
「西氫東送」起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終點位於北京市,管道全長400多公里,是中國首條跨省區、大規模、長距離的純氫輸送管道。管道建成後,將對今後中國跨區域氫氣輸送管網建設具有戰略性的示範引領作用,助力中國能源轉型升級。
北盤江第一橋:高565公尺 橫跨中國雲貴兩省的世界第一高橋
北盤江第一橋屹立於北盤江大峽谷之巔,全長1300多公尺,連接雲南、貴州兩省交界處的高山峽谷,被當地人笑稱為「聯姻橋」。它曾榮獲「古斯塔夫金獎」。這一獎項在橋梁工程界被視為諾貝爾獎級別的至高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