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建設
紅沿河核電站6號機組全面投產 成為中國在運最大核電站
6月23日21時35分,隨著168小時試運行試驗圓滿完成,遼寧紅沿河核電站6號機組正式具備商業運行條件,這也標誌著該核電站一期和二期工程共6台機組全面投產,總裝機容量超過671萬千瓦,成為中國目前在運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站。據介紹,紅沿河核電站位於中國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紅沿河鎮,是中國東北首座核電站。
時速350公里!京廣高鐵跑出世界營運速度最快的「中國速度」
6月20日起,大陸京廣高鐵北京至武漢段常態化按時速350公里高標營運,約為民航飛機速度的一半。北京至武漢最短運行時間壓縮至3小時48分,較之前省下約30分鐘。截至目前,中國已有京滬高鐵、京津城際、京張高鐵、成渝高鐵、京廣高鐵京武段率先建成安全標準示範線,成功實現常態化按時速350公里高標運營,總里程達到近3200公里。
北京百年老車站豐台站「變身」三鐵共構正式啟用
經過4年的改擴建,北京百年老車站豐台站「變身」大型三鐵共構樞紐客站,是中國首座採用高速、普速客運雙層車場設計的特大型車站,形成「頂層高鐵、地面普速、地下地鐵」的立體交通模式,建築面積近40萬平方公尺,幾乎相當於56個標準足球場。
世界首個沙漠鐵路環線開通!就在新疆塔里木盆地
千百年來,新疆地域遼闊,卻又行路艱難。6月16日10點53分,滿載乘客的5818次列車從新疆和田站駛出,和若鐵路正式開通運營。中國在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建成世界首條環沙漠鐵路線,結束沿線多縣多地不通火車的歷史,讓在地上千萬各族群眾從中受益。
中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路基礎設施
據中國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14日表示,十年來,中國資訊通信業實現反覆運算跨越,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路基礎設施,歷史性實現全國行政村「村村通寬頻」,網路提速降費,寬頻網路平均下載速率提高近40倍,4G基站規模占全球總量的一半以上,建成5G基站達到161.5萬個。
新疆塔中沙漠公路建設現場,畫面太震撼!
近日,新疆塔中沙漠公路建設現場的視頻在網路熱傳。視頻中,30餘台大型推土機在高大的沙山中縱橫往返,巨大的流動沙丘被依次推平成路基。這條正在加緊建設的新疆塔中沙漠公路,起點位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38團,終點位於且末縣塔中鎮,全長151.764公里,是南疆主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公路總里程已達528萬公里
據中國交通運輸部26日消息,目前中國公路總里程已達528萬公里,形成以高速公路為骨架、普通幹線為脈絡、農村公路為基礎的全國公路網。據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完成營業性貨運量112.9億噸,同比增長1.5%,增速與去年四季度基本持平。其中公路完成81.5億噸,同比增長0.4%;水路完成19.3億噸,同比增長5.2%。
中國廣東海上風電每年節約煤約24萬噸,減少碳排放約45萬噸
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汕頭市南部海域的勒門列島附近,35台7兆瓦風機的葉片飛速旋轉。專案在穩定運行三個月之後,累計發電量突破1億千瓦時。與相同發電量的常規燃煤火電機組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約2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5萬噸。
中緬國際大通道大瑞鐵路杉陽隧道貫通
經建設者14年艱苦施工,中緬國際大通道重要組成部分雲南大理至瑞麗鐵路杉陽隧道3月28日貫通,全長13.39公里,共穿越橫斷山區6條大型斷層破碎帶。自2008年開工以來,杉陽隧道先後發生溜坍、突泥、湧水等地質災害700餘次,這座隧道的成功貫通,為中國同類地質條件下的隧道施工積累了經驗。
中國最高海拔的百萬千瓦級水電站投產發電
3月18日,中國海拔最高的百萬千瓦級水電站——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最後一台機組完成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入商業運行。兩河口水電站平均海拔3000公尺,是中國水電開發向高海拔寒冷地區發展的標誌性工程,緩解四川電網「豐餘枯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