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為一輩子追求社會主義感到光榮 白色恐怖「郵電案」受難者劉建修逝世
劉建修經歷大時代的動亂,因受到計梅真、錢靜芝的指導,在理論、實踐上樹立起被壓迫者的世界觀,以及階級解放、振興中華、國際主義的信念。並用他的一生追崇這份社會主義理念與志業。
二戰「歷史敍事」之爭再起
一名俄羅斯網友5 月9日在蘇聯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當天,將一張記錄紅軍攻克柏林的黑白歷史照片重新上色,突出還原了蘇聯國旗的顏色,並將這張照片上傳至社交媒體臉書,但臉書卻以違反相關規定為由暫時封停了這名俄羅斯網友的帳號,這引起俄方不滿。
革命者人格與勝利的哲學——紀念列寧誕辰150周年(下)
今年是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導師列寧誕辰150周年,中國大陸知名學者汪暉撰寫《革命者人格與勝利的哲學》一文,以示紀念。但需要注意的是,現代革命政黨的生存與發展,雖然需要人民領袖在某些特定的時刻發揮關鍵作用,但不應過於期待並仰賴領袖的人格。畢竟,真正的「現代君主」不是個人英雄,而只能是政黨本身;畢竟,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
革命者人格與勝利的哲學——紀念列寧誕辰150周年(上)
今年是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導師列寧誕辰150周年,中國大陸知名學者汪暉撰寫《革命者人格與勝利的哲學》一文,以示紀念。但需要注意的是,現代革命政黨的生存與發展,雖然需要人民領袖在某些特定的時刻發揮關鍵作用,但不應過於期待並仰賴領袖的人格。畢竟,真正的「現代君主」不是個人英雄,而只能是政黨本身;畢竟,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
台南抗日史話(上)
在1885年台灣建省後,一度喪失全台政經中心地位的台南府城,因1895年志士劉永福在此領導的乙未抗日,再度成為歷史舞台的要角。台灣光復後,為了紀念劉永福的抗日事蹟,原府城的下橫街改為永福路;在前清道署遺址上也建立了永福國小,國學大師胡適還曾來此造訪,尋其尊翁胡鐵花在此的遺跡。
府城四百年(下)
光緒元年增設台北府後,府城失去全台唯一政治中心的地位;到光緒十一年,台灣建省,省治設於台北,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將建設重心放於北部,使台南府城逐漸喪失全台經濟中心的地位。府城的光輝歲月,至此逐漸步入尾聲。台灣光復後,全台的政治中心又設在台北,因此台南建設的腳步顯得較遲緩。但三百多年來所累積的傳統文化精華,卻使台南成為無可取代的文化古都。五十餘個列級古蹟,都可感受到台南人對自身擁有的文化遺產有一分榮耀與自得。
中國進入太空50年:「東方紅一號」的無形力量
4月24日是「中國航太日」,今年的這一天意義更加特殊。50年前的今天,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自行研製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也由此邁出了探索浩瀚太空的第一步。為了幫助年輕人瞭解當初實施這項任務的難度,潘厚任打了個比方:如果把放衛星比作吃饅頭,那麼,當時的科研人員要從開墾荒地做起,然後才能種麥子、磨麵粉、蒸饅頭。
府城四百年(上)
府城,是近十年前台南縣市合併為大台南市前,台南市的舊稱。它是清代「台灣府城」的所在,曾引領全台政治、經濟、文化近兩百年的風騷。 1887年因台灣建省、行政區改制,原台灣府分割出台南府,而改稱台南府城。今安平古堡和赤嵌樓的荷蘭紅毛城、樓遺跡,僅剩幾段斷垣殘壁,供人發思古之幽情。
艋舺三百年
建於咸豐六年(1856)的青山宮(位於今西園路和貴陽街交會處),則是供奉惠安人的守護神─青山靈安尊王。這是清咸豐四年(1854),發生了一場大瘟疫,福建惠安籍漁民特地由原鄉奉靈來台,藉以弭平瘟疫。今每年在其壽誕前兩天的農曆十月二十、二十一日舉行的「青山王暗訪」,每夜繞境半邊,目的是要掃除艋舺境內的瘴癘,這就是俗稱的萬華大拜拜。從此可見,艋舺三百年的歷史體現了台灣與對岸的不可分割。
白色恐怖春祭 受難者家屬齊聚六張犁墓區追思受難烈士
21日星期六上午,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家屬與關心白色恐怖歷史正義的民眾,齊聚台北六張犁墓區舉辦春祭,悼念因白色恐怖遭槍刑而埋葬在六張犁墓區的受難烈士。今年是1950年白色恐怖七十周年,雖受新冠肺炎疫情緊張影響,但在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後稱互助會)的主辦下,現場參與者們一同敬弔追思,並向每個政治受難者的墓碑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