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歧視

【犇報專題】美國種族問題的「至暗時刻」

4 年前 / 0 comments

美國種族問題的根源之一在於白人至上主義。本屆美國政府上台後,一些政客出於政治目的,非但無意彌合種族鴻溝,更是把身份政治、移民政策等當作政治角力的工具,導致美國社會白人至上主義越來越猖獗。排外主義和仇恨犯罪愈演愈烈,少數族裔處境更加艱難。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美國一些政客對移民的汙名化助長了仇外情緒,進一步加劇了民眾對外來移民的負面情緒。與此同時,美國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反種族歧視抗議席捲全美,而激進的白人至上主義者也走上街頭,種族矛盾日益激化。

種族怒火再烤美國,川普和拜登還要「火上澆油」?

4 年前 / 0 comments

今年春天,美國白人警察在黑人女子布倫娜·泰勒的家中將其槍擊致死。時隔半年,美國司法機構日前決定,對兩名涉事警察不予起訴。消息一出,美國多地再度爆發反種族歧視和反警察暴力執法的示威抗議活動。從泰勒案到引發全球矚目的弗洛伊德案,怒火持續炙烤並撕裂著美國,大規模示威抗議活動在全美延宕不止。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和拜登在這一問題上立場兩極化,互相攻擊白熱化。他們即將在全美聚光燈下辯論這一話題,會給當下的美國之「怒」火上澆油嗎?

觸目驚心!美國17歲高中生朝抗議者開槍

4 年前 / 0 comments

一位手持AR15步槍的白人少年在逃,後面一群黑人抗議者在追打。他一度跌倒在地,但當黑人靠近時,躺在地上的少年,舉起槍就向這群黑人掃射。少年隨後舉手走向警方,警方並沒有逮捕,隨著事件在社交媒體上發酵,他最終被當地警方逮捕。但很多美國白人無法接受,認為警方顛倒黑白,這名少年遭到追打,只能開槍自衛。但更多人指責,這名少年是白人至上主義者,跨州來到基諾沙,還帶著AR-15自動步槍,到底是什麼目的?

【海外通訊】美國黑人解放運動中的兩條路線(下)

4 年前 / 0 comments

布克•華盛頓和杜波依斯的目標是一致的,也就是使黑人不再遭受歧視和侮辱,享受到美國憲法賦予的公民權利和真正的自由平等。他們兩人擁有許多相同的觀點。例如,兩人都認識到黑人中間的貧困、無知和犯罪問題是黑人種族進步的巨大障礙,都認識到發展黑人經濟和教育、提高黑人道德水準的重要性,都強調黑人要自立、自強,也都主張與南部白人友好相處和合作,但兩人在某些原則問題上確有著巨大的分歧。

【海外通訊】美國黑人解放運動中的兩條路線(中)

4 年前 / 0 comments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種族主義的肆虐、黑白種族關係日趨緊張和黑人處境的日益惡化使杜波依斯逐漸認識到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他認為黑人不應繼續默默忍受白人種族主義者對他們權利的肆意侵奪,他們必須挺身而出,為爭取憲法賦予的權利而吶喊,而鬥爭。1920年代開始,杜波依斯的思想越來越激進,傾向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海外通訊】美國黑人解放運動中的兩條路線(上)

4 年前 / 0 comments

談到黑人解放運動的歷史,就必須回顧現代美國黑人平權運動的兩位先驅布克•華盛頓(Booker T. Washington)和杜波依斯(W. E. B. DuBois)的行誼。這兩位19世紀末20世紀初黑人解放運動的啟蒙導師在爭取黑人自由平等的目標上是一致的,但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方面卻存在著許多原則分歧和根本性的不同。然而兩人解決黑人問題的方案都具有現實合理性和積極意義。

國際社會向美國侵犯人權說「不」

4 年前 / 0 comments

弗洛伊德事件後,國際社會敦促美國政府進行結束種族歧視的結構性改革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弗洛伊德死亡凸顯了美國在衛生、教育、就業等方面的不平等和種族歧視問題。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6月15日發表聲明,敦促美國認真遵守相關國際公約,立即進行旨在結束種族歧視的結構性改革。

「第三世界」勞動主體的試探——《無主之子》觀後

4 年前 / 0 comments

「第三世界」的文本再度提醒我們,主體的支配與反抗仍然從屬於資本再生產與主權治理的雙重邏輯中。只有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不會將劇中對於身份認同的追問膚淺地理解為某種身份政治的敘事。「無主之子」並不是一個選擇是/否的命題,而是一個無法「生成」(becoming)的問題:生成女兒、生成丈夫、生成父親——生成「臺灣人」。

【犇報專題】美國的種族問題與貧富差距

4 年前 / 0 comments

佛洛伊德不是英雄,有過不光彩的犯罪和涉毒前科,但也曾盡職工作,熱心幫助他人。如果不是失業,他會不會使用20美元偽鈔購物,這個問題大概永遠沒有答案。人們紀念他,是因為他和任何一個人一樣,都不應這樣死於非命;是因為他所遭遇的員警暴力背後,深埋著長期以來的種族歧視與不平等,而這種歧視與不平等,可能傷害美國社會的每一個人。

《無主之子》,用「貼地」的視角重新認識台灣

4 年前 / 0 comments

即將在6月28日推出的最新電視電影《無主之子》取材自真實社會事件改編而成,從遭受多重歧視的越南移工切入,一家三口,各有著不同的身份歸屬,看似陌生的題材,其實是從「貼地」的視角,引出社會底層多種邊緣身份的悲歡離合,這是一部台版的「万引き家族」。

第 2 頁,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