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通訊】「懦夫博弈」:中美「脫鉤」誰先踩煞車?

By 花俊雄 / 2020-09-04 17:07:56 /
美國
中美關係
摘要: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曾當面和歐巴馬說過美國國內的教育和基建根本不足以支持製造業回歸,蘋果執行長庫克在川普上台後在網路留言:美國本土連能生產iphone需要的螺絲釘的企業都找不到一家,你跟我說回歸?中國如今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製造業大國、第一貨物貿易大國,是14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川普競選的小旗子還是浙江義烏生產的,連如此沒有技術含量的東西都脫不了鉤,更遑論其他!反正先踩剎車的肯定不會是中國。

xxx圖/網路圖片

8月22日,美國總統川普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說,美國不必與中國做生意,如果中國不正確對待美國,我將與中國「脫鉤」。

首先,讓我們看看中美之間鉤得有多深、多複雜。建交40年來,經過雙方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中美關係已經成為世界上相互交融最深、合作領域最廣、共同利益最大的雙邊關係之一。中美兩國經濟總量超過世界三分之一,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50%。雙邊貿易額較建交之初增長了250多倍,達世界五分之一,雙向投資從幾乎為零攀升到近2400億美元,每年人員往來達500萬人次,現有約37萬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大學學習。據統計,中美經貿關係支撐美國260萬就業人口,兩國貿易平均每年為每個家庭節省850美元的生活成本。美國企業在華投資已達7.25萬家,年銷售額達7000億美元,其中97%是盈利的。即使在中美貿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70%以上的美國企業仍希望繼續留在中國,通用汽車、特斯拉、蘋果、霍尼維爾、高通和微軟等大公司且逆勢擴大對華投資,它們看重的是中國市場龐大且仍在增長。

以上事實足以證明,中美掛鉤讓雙方都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如果真像某些人所說,中美之間的合作是不公平、不對等的。這種狀況怎能持續數十年之久?中美關係怎能發展到今天的這種深度和廣度。

中國決策層不會也沒有動機主動選擇「脫鉤」,因為中國是全球化的受益者。要探討的是美國決策層是否會選擇「脫鉤」。這個命題實際隱含了一個前提假設,即「脫鉤」或者「掛鉤」的狀態是美國決策層可以決定的。想要「掛鉤」時它就可以「掛鉤」,想要「脫鉤」時就可以「脫鉤」。這裡面「想要」說的是意願,「可以」說的是能力。要問的是美國決策層實質上有沒有選擇「脫鉤」的能力或意願。

美國作為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如果背後的資本想「掛鉤」,而決策層不想,資本家有一萬種方法逼他們就範;反之,如果決策層想「脫鉤」,而資本家不想,資本家也有一萬種方法加以阻止。

就中國而言,中國在當今全球產業鏈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是全球企業多年來通過有機整合資源,在成本和效率之間做出的最優化平衡。短期疫情衝擊並沒有改變中國的比較優勢,貿然離開中國只會讓美國企業失去中國這個具有巨大增長潛力的大市場。

首先,如果美國想和中國「脫鉤」,他就必須認真地想讓產業鏈搬出中國,他就得給產業鏈找一個能和中國媲美的下家。從亞洲金融危機那會兒開始到小布希、歐巴馬和川普上台以來,在媒體上就至少炒過好幾輪的產業鏈轉移。可能轉移的地方包括美國本土,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以及現在熱炒的印度。

先說美國本土,蘋果公司聯合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當面就和歐巴馬說過美國國內的教育和基建根本不足以支持製造業回歸,光靠什麼退稅根本沒用。川普上台又和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Tim Cook)說,庫克直接在網路留言:美國本土連能生產iphone需要的螺絲釘的企業都找不到一家你跟我說回歸?

其次說越南,全國人口都沒有中國產業人口多你讓他怎麼承接?全越南人都綁在生產線上加班加點也應付不過來。再說印度,像是幾十年內有承接產業鏈可能性的樣子嗎?

單個地方不行,那產業鏈分散到幾個地方行不行呢?產業鏈分散就拉大了各個環節之間銜接的成本。更不要說還有多個國家地區之間的法律法規不同導致的各種問題,終歸是沒有產業鏈集中在單一經濟體內的效率高的。

歸根結底,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本身是市場規律發揮作用的結果。靠的不是貴人扶持,而是中國巨大的產業人口,無與倫比的組織力和動員力,完善的基礎設施和教育,勤勞務實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如果不是這樣,資本早就用腳選擇離開了,還至於是今天這個樣嗎?

其次,即使美國決策層真的想「脫鉤」,他是否真的有能力去執行?

在全面「脫鉤」方面,決策層最容易執行的似乎就是斷絕人員的來往和交流,表面上,只要不發簽證就可以斷流。但考慮到37萬留美學生近5年來對美國經濟貢獻從120億美元上漲到150億美元,成為美國各大學經費的重要組成部分,阻斷或減少中國留學生的人數,肯定會遭到教育界的堅決反對。

每年從中國來美旅遊的人數2019年約330萬人次,根據統計,每人的消費約為6700美元,共計達221.1億美元,為旅遊業及其他服務業的主要收入,削減他們來美的人數,肯定也會遭受到業界的反對。

既然產業聚集到中國是經濟規律作用的結果,也就意味著資本投資到中國可以帶來最大的收益。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羅(Larry Kudlow)說,美國企業遷回美國,美國政府願意為搬遷費用百分百買單。企業遷回美國的搬遷費用根本是九牛一毛的小錢,真正的大頭是補償企業由此導致的收益損失:我投在中國100個億美元,一年有5%的收益,遷回到美國一年得虧5%,那你起碼應該每年補我10個億美元我才可能願意回遷,而不是說你給我區區一百萬美元搬家費我就願意回來了。如果美國政府願意連收益損失都給補償,那牽涉到的費用最少也得幾兆億美元,錢從何來。拿不出錢來,靠空口說白話要賺企業離開中國?可能嗎?

最後,美國決策層是否真的想和中國「脫鉤」呢?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在國會聽證會上承認,中美脫鉤是不可能的。目前看來,川普的意圖還只是以「脫鉤」為籌碼,以求在與中國的經貿談判中,取得更多有利的成果。為此,川普當然要在對外宣示中,強硬表示「脫鉤」為選項之一。川普讓一些鷹派人物在身邊高喊「脫鉤」,就可以成為其在對華談判桌上的重大籌碼。

歸根結底,這就是一場「懦夫博弈」(the game of chicken)的對賭。美國賭的是中國不能承受「脫鉤」的結果,所以最終會踩下剎車屈服於美國。但這不代表美國自己沒有踩剎車的心理極限。中國不願意與美國「脫鉤」,並不是說中國對川普當局的訛詐和威脅感到害怕。事實上,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多次面臨遠比當前更加嚴峻的局面,但中國都無所畏懼並且成功化解。當今的中國,除非自我隔離於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孤立中國。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製造業大國、第一貨物貿易大國,中國是14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有本錢、有底氣、有意志與美國奉陪到底,反正先踩剎車的肯定不會是中國。川普競選的小旗子還是浙江義烏生產的,連如此沒有技術含量的東西都脫不了鉤,更遑論其他!

【延伸閱讀】
《兩岸犇報》第235期上線囉!
【犇報社評】不隨新冷戰起舞,「民主同盟」不過是美好昔日的故技重施
一齣追索,再現,召喚的劇作-推薦《范天寒和他的兄弟們》
中國苦難的良心 抗戰勝利紀念日追思王曉波教授
【海外通訊】打臉川普「末日四騎士」:全球學者串連拒絕「新冷戰」
中美和平共處,美國準備好了嗎?
蓬佩奧的「新冷戰檄文」,回到過去並不能改變未來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