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 > 海外通訊

科技強則國家強!中國科技快速崛起令美國擔憂|海外通訊

2 周前 / 0

2019年,英國《經濟學人》問道「中國能成為科學超級大國嗎?」彼時,他們尚持保留態度。2024年,《經濟學人》刊載3篇文章,肯定地回答,是的,中國已成為一股主要的科技力量,在某些方面甚至已超越美國。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花俊雄特整理三篇文章論點,介紹給台灣讀者。

美智庫專家:忘掉晶片吧—中國是衝著船隻來的|海外通訊

3 周前 / 0

美智庫專家在《外交政策》網站上發表一篇題為〈忘掉晶片吧—中國是衝著船隻來的〉的文章,指出中國的造船工業戰略完美照著中國在《中國製造2025》所設定的藍圖前進,眼前中國造船廠每年建造的船舶占世界的一半以上,而20年前只有12%。

當美國不再能建造艦艇|海外通訊

1 月前 / 0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日前刊登一篇題為〈當美國不再能建造艦艇〉的文章,指出國多年的去工業化和工業規模縮減,使其不再擁有建造和維護船隊的能力,使美國海軍陷入困境,無法應對太平洋地區的高強度衝突。

歐盟屈從美國導致雙輸,東盟伙同中國造就共贏|海外通訊

2 月前 / 0

《2024年慕尼黑安全報告:「雙輸」?》總體呈現悲觀基調,看到問題卻沒有給出令人滿意的解決路徑。比歐洲大很多的「中國—東盟」不僅在過去幾年,而且在過去數十年都實現了「雙贏、共贏」,中國與東盟的關係可以作為這方面的典範,為應對全球性挑戰貢獻了思路和方案。

中印友好與「亞洲世紀」的來臨|海外通訊

2 月前 / 0

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花俊雄在本文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我們將迎來兩個重大時刻:首先,將見證世界歷史上西方主導時代的終結;其次,是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人口大國的復興。在當今世界格局中,歐洲代表過去,美國代表現在,亞洲代表未來。而亞洲的未來取決於中印兩國的發展。

「中國經濟見頂論」不過是「中國崩潰論」的變奏|海外通訊

2 月前 / 0

「中國經濟見頂論」是「中國崩潰論」和「中國威脅論」的變奏。在今後前進的道路上,中國還會面臨不少問題,也會有不少年份經濟增長低於預期,到時候看空中國的各種奇談怪論仍會層見疊出。「亂雲飛渡仍從容」,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看清挑戰的根源和機遇之所在。

從孫中山和辛亥革命,論馬英九再訪大陸及兩岸的出路(下)|海外通訊

3 月前 / 0

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花俊雄在本文介紹孫中山為謀求國家統一因變制宜的革命理念,以及孫中山對台灣人民的影響,當年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人民對孫中山抱持深深的崇敬。並提出國民黨要重新成為希望,只有重回孫中山路線,找回失去的黨魂、黨德。全文因篇幅關係分為上下篇,本文為下篇。

從孫中山和辛亥革命,論馬英九再訪大陸及兩岸的出路(上)|海外通訊

3 月前 / 0

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花俊雄在本文介紹孫中山為謀求國家統一因變制宜的革命理念,以及孫中山對台灣人民的影響,當年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人民對孫中山抱持深深的崇敬。並提出國民黨要重新成為希望,只有重回孫中山路線,找回失去的黨魂、黨德。全文因篇幅關係分為上下篇,本文為上篇。

川普可能重返白宮?歐洲已開始感到焦慮|海外通訊

3 月前 / 0

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將主辦2024年北約峰會,但前總統川普可能再次當選引起歐洲焦慮。川普在任期間曾多次威脅退出北約,提出對北約重新評估的主張。面對川普的威脅,歐洲仍然存在困境,尚未找到解決之道。

美國外交政策需要一場革命|海外通訊

3 月前 / 0

美國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發展程度最高的國家,以多元的經濟結構深深影響著全球各國的政治經濟。然而,美國的外交政策卻充滿問題,但面對根深蒂固的「軍工複合體」,要治癒美國外交政策的痼疾,恐怕還得等到廣大的美國人民警醒。

第 1 頁,共 1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