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 中國ING

武俠、科幻、抖音…… 中國文化新元素全球瘋迷

5 年前 / 0

和外國人聊起中國,一定少不了長城、故宮、中餐、功夫、瓷器這些傳統的中國文化IP。不過,很多外國80後、90後群體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已不僅限於此。他們對一些中國文化新元素的追捧已超乎想像。 近日大陸媒體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台發起《新時代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文化符號有哪些?》系列調查,近萬名網友參與投票,兩萬多人互動留言。 調查結果顯示,12%的網友喜愛中國仙俠小說,17%的網友對中國硬核科幻很感興趣,超過半數網友對短視頻社交平台Tiktok(抖音海外版)癡迷到停不下來。外國網友還留言說,微信、智慧手機、超級望遠鏡等也是中國文化新元素。

中國大陸高速公路「最美休息站」 映照「經濟動脈」發展

5 年前 / 0

小橋流水的商業街區、詩情畫意的蘇州園林、精巧別致的非遺展示、未來感十足的科技體驗……如果不是置身其間,很多人都不能相信這是一個高速公路休息站的配置。最近,這座休息站一躍成為旅客心中的「網紅打卡地」。 為滿足大眾日益多樣化、品質化、個性化的出行需求,2016年,江蘇在中國率先啟動高速公路休息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升級,結合所在城市的地域文化特點,打造有記憶、有文化、有特色的多元化休息站,促使其向交通、生態、旅遊、消費等複合型、旗艦化載體轉型。

北京上海列全球最佳留學城市40強

5 年前 / 0

英國QS全球教育集團7月31日發佈全球最佳留學城市排名,倫敦位列第一,北京和上海分別位列第32位和33位。南京也進入百強,位列第99位。 QS全球教育集團每年都發佈多項與高等教育相關的排名,其中QS世界大學排名在全球教育界具有一定影響力。

讓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藥進醫保
【專題】大陸「醫改2.0」,打通就醫「最後一哩路」

5 年前 / 0

去年大陸賣座電影《我不是藥神》,引發社會對抗癌藥品的廣泛關注。曾經,「一粒藥」拖垮一個家庭,如今,抗癌藥進入醫保,給更多家庭帶來希望。 隨著大陸醫改全面推進,降藥價政策「組合拳」相繼實施,加快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頻率、將更多好藥納入醫保成為惠及患者的關鍵環節。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2.0版
【專題】大陸「醫改2.0」,打通就醫「最後一哩路」

5 年前 / 0

2019年6月15日零時,涉及近3700家醫院的北京醫耗聯動綜合改革正式實施,北京公立醫院正式全面取消醫用耗材加成。 這意味著,此次改革連同此前醫藥分開綜合改革的實施,宣告「以藥養醫」「以械補醫」時代即將畫上句號。

2019醫療改革重點:增保障降負擔
【專題】大陸「醫改2.0」,打通就醫「最後一哩路」

5 年前 / 0

【編按】2009年,中國大陸啟動醫改至今已滿十年。從看病「自掏腰包」到政府「拿大頭」,醫改十年來,公共財政支持力度持續攀升。2009年至2018年,政府衛生總費用年均增長14.2%;個人衛生支出從十年前的37.5%降至28.7%;超過84%的城鄉居民15分鐘內可到達距離最近的醫院或衛生室;2009年至2017年,每千人口病床數從3.3張增加到5.7張,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從1.8人增加到2.4人,每千人口註冊護士從1.4人增加到2.7人;基本實現每個縣建好1-2所公立醫院,鄉鄉有衛生院、村村有衛生室。 大陸醫改的路上,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抗癌藥物降價、好藥進醫保等一直是大陸民眾最關注,也是醫改中「最難啃的硬骨頭」。本期當代中國為台灣讀者介紹,大陸「醫改2.0」,如何打通就醫「最後一里路」。

多樣夜生活催熱中國大陸「夜經濟」

5 年前 / 0

夜經濟,是指18點到次日早上6點的經濟文化活動。一段時間以來,在北京、上海、濟南、天津等城市相繼推出的新一輪促消費政策中,「夜經濟」作為新消費增長點頻頻出現:北京市在前門、三裡屯等地打造「夜京城」地標;濟南推動開發護城河、大明湖夜間遊船專案;上海引進培育沉浸式話劇、音樂劇、歌舞劇等夜間文化藝術項目……

129家大陸企業上榜世界500強 上榜數首超美國

5 年前 / 0

7月《財富》雜誌2019世界500強企業榜單發佈。榜單顯示,以營收排行的500強榜單中,中國大陸企業佔據129個席位,上榜企業數量首次超過美國。其中,前五強中,中國大陸企業佔據三席,中石化、中石油以及中國電網分列第二、第四和第五。 然而,『大而不強』的情況仍然存在。在很多行業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仍有待提高,特別是在研發、設計、品牌等高端領域與國際先進企業的差距仍比較明顯。

重達8萬噸轉體斜拉橋上演「空中芭蕾」

5 年前 / 0

7月30日淩晨,經過90分鐘驚心動魄的空中「飛越」後,由中建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施工的重達8萬餘噸超長轉體雙翼斜拉橋——河北省保定市樂凱大街橫跨京廣鐵路大橋實現空中完美轉體合龍,打破了世界橋樑建設史上轉體重量、轉體跨度、轉鉸直徑的紀錄。

河南南召「波斯毯」 從中國「鋪」向全世界

5 年前 / 0

發源於伊朗的波斯地毯因絲質柔軟、花紋精美廣受消費者青睞,但很少有人知道,距離波斯地毯發源地5000餘公里的中國大陸中部城市南陽一度織出全球80%左右的手工真絲地毯。 有悠久絲織傳統的南召是「中國柞蠶之鄉」,也是南陽的織毯中心。20世紀80年代,南召瞄準國際市場,以柞蠶絲為原料編織波斯風格的真絲地毯,因工藝精美、色澤豔麗、柔韌耐磨獲得國際市場認可。

第 35 頁,共 4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