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第七批「絲路海運」命名航線發佈 總航線達到72條
2021年「絲路海運」春季推介會上,第七批「絲路海運」命名的2條航線發佈。自2018年12月以來,「絲路海運」命名的航線已達72條。至此,中國「絲路海運」命名航線已覆蓋廈門港、福州港、天津港、青島港和北部灣港。
《人類減貧的中國實踐》白皮書:中國減貧人口占全球減貧人口70%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6日發佈《人類減貧的中國實踐》白皮書,指出若按世界銀行國際貧困標準,中國減貧人口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70%以上,不僅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件,也是人類減貧史乃至人類發展史上的大事件。
沒有硝煙的戰場:紀錄片介紹中國新疆反恐挑戰
「當時有人像你們這樣詳細給我講解什麼叫伊斯蘭教、《古蘭經》裡面到底講的是什麼,我不可能參與恐怖襲擊案件。」新疆自1990年代就不斷發生恐怖攻擊事件,日前新疆棉花爭議,讓新疆治理再度成為國際話題。對此,4月2日中國環球電視網(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簡稱CGTN)再度推出英文紀錄片《暗流涌動——中國新疆反恐挑戰》(The War in the Shadows: Challenges of Fighting Terrorism in Xinjiang),介紹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首度揭露新疆反恐、去極端化過程中的暗潮洶湧,包括躲在暗處的恐怖份子、可能是内部的敵人、包藏禍心的教材、始於境外的滲透。在此之前,CGTN已推出《中國新疆 反恐前沿》、《幕後黑手——「東伊運」與新疆暴恐》和《巍巍天山:中國新疆反恐記憶》,介紹新疆長期以來面對的恐怖攻擊挑戰。
鐘南山:等外國免疫,中國反而危險了
鐘南山在接受專訪時,別等外國免疫了,中國反而危險了,中國控制得好就是為了爭取時間接種疫苗。表示雖然中國疫苗接種絕對數是世界第二(美國是最多),但是要是按百分比數的話,中國是非常低的:中國目前也就4個百分點。只有接種疫苗,才能夠得到比較好的保護。
來自月球的稻種 嫦娥五號太空稻移栽田間
共計40克的「天稻」於2020年11月搭乘嫦娥五號登月,歷時約23天、76萬公里的「環月旅行」返回地球,並於2021年2月26日完成播種、29日離開溫室,移栽田間。
新疆棉花種植大場面,好療癒!
新疆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夏季溫差大,陽光充足,光合作用充分,棉花生長時間長,品質優良又便宜導致長年供不應求。據新疆農業部門,發布的2020年數據顯示,新疆棉花機械採摘率已達69.83%,其中北疆95%的棉花,是通過機械採摘的。新疆棉花生產早已經實現高度機械化,即使在忙碌的採摘季節也不需要大量的「採棉工」。
為什麼三星堆的考古發掘總能引起轟動?
三星堆遺址的重要之處,不僅在於出土數以千計的重要文物,展現三千年前古蜀文明的輝煌,更在於它告訴後人古蜀人如何廣泛吸收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因素,將其孕於自身,進行改造和創新,從而創造出這樣一個令後世瞠目驚嘆的輝煌文明。
「中華第一劍」 證明中國2800年前就有冶鐵技術
這是一把國君心愛之劍,全長33釐米,是把仿生寶劍:劍柄坐地,像一枝破土而出、英姿颯爽的翠竹。這把工藝之劍將中國人工冶鐵史提前近兩個世紀,被譽為「中華第一劍」。
兩千多年前的秦陵地宮 能否挖掘考古界共識一致
秦始皇帝陵不僅是帝王的埋葬之所,它承載著秦始皇構建宏大帝國的理念,這其中有源自諸子百家的思想之光,也映射著秦帝國的政治體制、社會結構、都邑格局、宮廷生活、軍事制度,更對推動中華文明進程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