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中國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 解讀「十四五」規劃草案
中國大陸「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正在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在3月8日舉行的記者會上,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針對綱要草案進行了說明。綱要草案共19篇、65章、192節,約7.4萬字。
從戰貧到抗疫: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在哪裡?
與一國發展匹配的制度必定與該國的文化傳統、歷史現實契合,也必定能贏得人們對它的信心。制度背後,是文化、價值、精神——中國制度和治理體系,始終植根中華大地,並不斷從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創造的文化中汲取營養。
歷史交匯點的中國兩會
2021年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共「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放眼全球,人類正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中國兩會在如此特殊的背景下如期召開,格外引人矚目。
「中國糧」用「中國種」 大陸種子資源庫將於今年建成
中國有14億人口,保障糧食安全是一重大課題,種子安全更是關鍵。中國糧食產量已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人均糧食佔有量已經穩定在470公斤左右,高於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特別是作為口糧的稻穀和小麥,多年更是產大於需。
免費看!紀錄片《中國減貧密碼》見證中國減貧奇跡
紀錄片《中國減貧密碼》介紹中國減貧的故事,從大雪紛飛的青藏高原到飛沙走石的大漠荒原,一億人口如何脫離絕對貧困?挑戰「一步跨千年」的壯闊挑戰?中國的脫貧經驗,如今已成為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借鏡的經驗,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民生工程,或許也沒那麼誇張。
三年前那位背著弟弟搬家的「涼山男孩」,如今過得如何?
2018年2月,彝族9歲男孩吉覺吉竹背著1歲多的弟弟,在雪地中跋涉,他們正和母親一起搬家,去易地扶貧搬遷的外公家住。當時新華社以這張照片作為主題製作的《下山,哥哥背你去新家》圖片故事,讓無數網友感動落淚。這組圖文報導獲得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讓許多人忘不了這個眼神堅毅的「涼山男孩」。
消除絕對貧困!中國創造人類減貧奇跡
中國創造人類減貧史奇跡。如期完成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的政策。自中國大陸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最近8年達9899萬擺脫貧困,數量相當於歐洲總人口中的貧困人群。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給全世界各國減貧工作提供至少十個經驗。
「四阿哥」下田趕牛耕地!耕織圖冊體現雍正重農理念
耕織圖出現於南宋,描繪勞動者耕作與蠶織的場景,具有十分直觀的普及農業生產知識、推廣耕作技術、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作用。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時觀覽到此圖,感慨萬端,遂命宮廷畫家重新繪製,並予以刊行推廣。
為解決東北少子化問題 未來將實施全面生育試點
東北地區人口總量減少,反映區域經濟體制、產業結構、社會政策等綜合性、系統性問題。究其原因,經濟社會因素已成為影響生育的重要因素,特別是經濟負擔、嬰幼兒照護和女性職業發展等方面,群眾反映尤為突出,生育政策對生育行為的影響大為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