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歷史交匯點的中國兩會

4 年前 / 0

2021年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共「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放眼全球,人類正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中國兩會在如此特殊的背景下如期召開,格外引人矚目。

「中國糧」用「中國種」 大陸種子資源庫將於今年建成

4 年前 / 0

中國有14億人口,保障糧食安全是一重大課題,種子安全更是關鍵。中國糧食產量已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人均糧食佔有量已經穩定在470公斤左右,高於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特別是作為口糧的稻穀和小麥,多年更是產大於需。

免費看!紀錄片《中國減貧密碼》見證中國減貧奇跡

4 年前 / 0

紀錄片《中國減貧密碼》介紹中國減貧的故事,從大雪紛飛的青藏高原到飛沙走石的大漠荒原,一億人口如何脫離絕對貧困?挑戰「一步跨千年」的壯闊挑戰?中國的脫貧經驗,如今已成為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借鏡的經驗,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民生工程,或許也沒那麼誇張。

三年前那位背著弟弟搬家的「涼山男孩」,如今過得如何?

4 年前 / 0

2018年2月,彝族9歲男孩吉覺吉竹背著1歲多的弟弟,在雪地中跋涉,他們正和母親一起搬家,去易地扶貧搬遷的外公家住。當時新華社以這張照片作為主題製作的《下山,哥哥背你去新家》圖片故事,讓無數網友感動落淚。這組圖文報導獲得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讓許多人忘不了這個眼神堅毅的「涼山男孩」。

消除絕對貧困!中國創造人類減貧奇跡

4 年前 / 0

中國創造人類減貧史奇跡。如期完成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的政策。自中國大陸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最近8年達9899萬擺脫貧困,數量相當於歐洲總人口中的貧困人群。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給全世界各國減貧工作提供至少十個經驗。

「四阿哥」下田趕牛耕地!耕織圖冊體現雍正重農理念

4 年前 / 0

耕織圖出現於南宋,描繪勞動者耕作與蠶織的場景,具有十分直觀的普及農業生產知識、推廣耕作技術、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作用。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時觀覽到此圖,感慨萬端,遂命宮廷畫家重新繪製,並予以刊行推廣。

為解決東北少子化問題 未來將實施全面生育試點

4 年前 / 0

東北地區人口總量減少,反映區域經濟體制、產業結構、社會政策等綜合性、系統性問題。究其原因,經濟社會因素已成為影響生育的重要因素,特別是經濟負擔、嬰幼兒照護和女性職業發展等方面,群眾反映尤為突出,生育政策對生育行為的影響大為減弱。

中國「紅色聖地」成為世界「蘋果之都」

4 年前 / 0

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蘋果生產國,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球一半以上。去年,延安蘋果總產量突破370萬噸,占到全中國總產量的九分之一,全球總產量的二十分之一。

除夕夜「三星高照」 辭舊歲「新年來到」

4 年前 / 0

農曆新的一年,寄託了人們諸多的美好願望,於是人們便給「獵戶三星」起了非常吉祥的名字,參宿一取名「福星」,參宿二取名「祿星」,參宿三得名「壽星」,寓意吉祥幸福、健康長壽和豐足富裕。

徐連高鐵正式營運 大陸高鐵東西貫通3422公里!

4 年前 / 0

徐連高鐵是大陸「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連雲港至烏魯木齊通道的最東段,也是最後通車段。徐連高鐵建成通車後,與此前已開通運營的鄭州至徐州、鄭州至西安、西安至寶雞、寶雞至蘭州、蘭州至烏魯木齊高鐵連接,形成全長3400多公里的「新歐亞大陸橋」骨幹通道。

第 62 頁,共 11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