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中國農民如何「雲上」生產

5 年前 / 0

疫情之下,大陸智能化的農機設備在田間地頭大展身手,各式各樣的「雲上」生產和銷售平台,依托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讓鄉村呈現出一番別樣的熱鬧圖景。

【犇報專題】中國扶貧的最後一哩路

5 年前 / 0

近幾年大陸官方在扶貧工作上提出了「精準扶貧」策略,用以解決過去「粗放式」扶貧的問題。2020年下半年是大陸扶貧工作的最後一哩路,犇報將持續關注這個人類歷史上最大扶貧計畫的進展與成果。

大陸發現罕見野生動物白麅

5 年前 / 0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13日發佈消息稱,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監測系統近期在野外發現一隻白色的鹿科動物。經專家鑒定,確認為罕見的野生動物白麅(音同袍)。白麅、白鹿等在古代被視為國寶或神物,歷史上發現白麅的記錄非常罕見。除了1981年在內蒙古發現一次後,文獻記載的白麅要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間。

攀登者!珠峰「身高」測量史

5 年前 / 0

中國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目前已進入登頂測量階段。珠穆朗瑪峰是全球海拔最高峰,對珠峰高程和相關知識的探求,以及相關技術的不斷進步,代表了人類對自然的求知探索精神,已成為人類瞭解和認識地球的一個重要標誌。歷史上,人類從300多年前便已邁出了探求世界最高峰高度的步伐,多個國家的探險者和測繪工作者都曾為準確測量珠峰高程貢獻過力量。今天,中國測繪工作者將再攀珠峰,用更為先進的綜合現代大地測量技術,測定珠峰高度,刷新人類認識世界的高度。

藏羚羊開啟一年一度大規模遷徙

5 年前 / 0

藏羚羊、角馬和馴鹿的大遷徙被稱為全球最為壯觀的三種有蹄類動物大遷徙。日前來自青海三江源、新疆阿爾金山、西藏羌塘等地的藏羚羊向可可西里腹地移動,一年一度的藏羚羊遷徙產仔季拉開序幕。

新基礎建設,帶動中國經濟新發展

5 年前 / 0

中國大陸從政府推廣部署,到地方政府積極回應;從企業主動投資,到資本市場熱捧,2020年伊始至今,新基礎建設正式登上歷史舞台。新基建,以新發展為主要理念,以技術創新為內在驅動,以資訊網路為基礎,朝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位轉型、智慧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基礎設施體系,其涵蓋但不限於5G、雲計算、數據中心等眾多「新概念」,透過「一業帶百業」,藉由產業升級帶動創業就業,帶動中國經濟新動能。

中國將發行《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郵票 發行1450萬枚

5 年前 / 0

中國郵政將於今年5月11日特別發行《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紀念郵票,郵票原計劃4月7日發行,因三方面原因調整了發行日期。目前已知此紀念郵票1套2枚,全套郵票面值2.40元人民幣,發行數量為1450萬枚。該套郵票採連票形式,郵票圖案中「眾」字將兩枚郵票緊密連接,寓意著面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全中國大陸上下凝聚起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

解碼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的四大「黑科技」

5 年前 / 0

5月5日晚,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太發射場點火升空,順利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是中國首個採用一級半構型的新一代大型液體運載火箭,專門為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為了當好運送空間站艙段的「專屬列車」,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克服了多項技術和創新,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

全球最高5G基地台 中國將5G信號覆蓋到珠穆朗瑪峰峰頂

5 年前 / 0

4月30日下午,中國移動在珠穆朗瑪峰海拔6500公尺前進營地架設的5G基地台正式開始使用,這是目前全球海拔最高的5G基地台。加上此前已在海拔5300公尺、5800公尺建成的基地台,珠峰北坡登山路線及峰頂皆已覆蓋5G信號。2019年5月18日,面對日本媒體和學者,在被問及在珠峰建設基地台時,任正非曾說:「珠穆朗瑪峰無論南坡還是北坡,基站基本都是我們安裝的。珠穆朗瑪峰上沒有幾個人,能賺什麼錢?但可能有了網路就能挽救登山者的生命。」

【犇報專題】廢墟上的奇蹟——青海玉樹地震十週年

5 年前 / 0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在7.1級強烈地震中遭受重創。轉瞬10年,一個綠色的現代化高原新城,矗立在三江源頭,見證著災後重建的奇蹟。地震後,北京第一時間啟動了對口援建玉樹工作,先後派出了4批、176名援青幹部投身玉樹的各項事業,為玉樹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10年累計投入對口支援資金26.6億元人民幣,實施各類援建項目319個,幫助全州19萬餘貧困人口脫貧,玉樹一市五縣順利完成脫貧。

第 79 頁,共 11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