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時事快評
【社運一周】 5/2-5/8
《兩岸犇報》與苦勞網合作,以「社運一周」的方式回顧台灣當前發生的社會議題。
上周社會議題有:【社運一周】 5/2-5/8
‧ 同志職場出櫃難 半數稱公司欠性別友善措施
‧ 復業無期 酒店業超慘 公關繳不出房租、想輕生...
【社運一周】 4/26-5/1
《兩岸犇報》與苦勞網合作,以「社運一周」的方式回顧台灣當前社運動。
上周社運資訊有:【社運一周】 4/26-5/1
‧ 錢櫃大火奪五命 消防員揭安檢制度三大缺失
‧ 防疫津貼低於SARS期間 醫護人員找疾管署抗議
‧ 批紓困漏洞百出! 五一勞團凱道提四大訴求
【社運一周】 4/19-4/25
《兩岸犇報》與苦勞網合作,以「社運一周」的方式回顧台灣當前社運動。
上周社運資訊有:【社運一周】 4/19-4/25
‧ 社子島居民反區段徵收 細部計畫案抗議聲中通過
‧ 工會踢爆 富豐食品不甩性平法 為規避產假 炒兩名孕婦
‧ 「隔離衣不夠只能穿薄的… 護理師哽咽稱壓力大
‧ 張安樂中山大學演講惹議 學者:管制恐構成寒蟬效應
「磐石」還穩固嗎?民進黨為何總是羞辱國軍
國軍是「國民革命軍」,意味著它的軍魂中鑄造著為人民大眾利益而獻身革命的精神,所以在反軍閥割據的北伐戰爭中,在抗日正面戰場的浴血抵抗中,無數將士馬革裹屍,獻出自己青春的生命。進一步說,在國共內戰期間,國軍不是在軍事上被解放軍擊潰,而是在中國人民起義推翻橫徵暴虐的蔣氏政權中被歷史洪流所淘汰。面對可能再度到來的台海風雲,只有那些能記取歷史教訓,不讓人民陷入戰爭苦海的人,才能笑到最後。
【社運一周】 4/12-4/18
《兩岸犇報》與苦勞網合作,以「社運一周」的方式回顧台灣當前社運動。
上周社運資訊有:【社運一周】 4/12-4/18
‧ 五一不遊行 改凱道抗議 勞團喊加強紓困
‧ 隔離、染疫不得投票?韓國經驗值得台灣借鏡
‧ 「無接觸送餐」難落實 外送員擔心成防疫破口
粉紅口罩遮不住台灣滿滿的差別歧視
近日台灣吹起一陣粉紅風,放眼望去滿是性別友好。4月12日中央疫情中心記者會上,台灣醒報的記者在提問中表示,有家長反映兒子戴粉紅色口罩上學被同學議論嘲笑,陳時中對此表示「我們也很煩惱」。隔天(13日)記者會上指揮中心全員便都戴上粉紅色口罩,陳時中並在記者會一開始就說道「粉紅色其實不錯」。我們要奉勸台灣當局,別糟蹋了粉紅色,也別過度消費性別議題。遮羞布不管是什麼顏色,也只能拿來遮羞,更何況口罩是防疫救命物資,不是什麼遮羞布,請放過口罩,放過粉紅色。
【社運一周】 4/4-4/11
《兩岸犇報》與苦勞網合作,以「社運一周」的方式回顧台灣當前社運動。
上周社運資訊有:【社運一周】 4/4-4/11
‧ 放無薪假繳不出房租!民團籲政府推「緊急租金補貼」
‧ 反全區徵收 社子島居民抗議北市府擺爛
‧ 第一線醫護拿不到補助 工會要求擴大範圍
跟譚德塞槓上? 台灣離世衛更遠還是更近?
台灣人想加入國際組織的策略,到底是要跟世界各國做朋友,還是只想跟在「美國優先」的川普背後與世界為敵?或許台灣人擅長以「出征」方式讓「異議者」閉嘴,打造寒蟬效應。但是,「出征」世衛秘書長,卻不能讓其閉嘴,而台灣離世衛是更遠,還是更近?答案不言自明。
【社運一周】 3/28-4/3
《兩岸犇報》與苦勞網合作,以「社運一周」的方式回顧台灣當前社運動。
上周社運資訊有:【社運一周】 3/28-4/3
‧ 廠住不分 兩年已死11移工 勞團轟勞動部「間接殺人」
‧ 樂生重建計畫不需環評?民團拿出計畫書打臉
‧ 大專教師居家隔離 高教工會:校方依法應給有薪假
【社運一周】 3/21-3/27
《兩岸犇報》與苦勞網合作,以「社運一周」的方式回顧台灣當前社運動。
上周社運資訊有:【社運一周】 3/21-3/27
‧ 造幣廠整肅「吹哨者」 申訴遭調班減薪
‧ 桃園航空城通過環評 民團疾呼「懸崖勒馬」仍擋不住
‧ 2019空污違規大戶出爐 中油、台塑、信昌成石化業慣犯
‧ 通姦罪釋憲 婦團籲廢除:懲罰女性、無助護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