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

【海外通訊】拜登帶著中國遊歐洲

3 年前 / 0 comments

拜登這趟歐洲之行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團結民主國家,共同制定21世紀的路線規則,並應對世界上最大的挑戰」。但美國永遠也無法將自己的霸權野心轉化成大多數盟友自帶「乾糧」與它並肩戰鬥的「覺悟」。

新加坡前外交官馬凱碩:美國想孤立中國,只會自己被孤立

3 年前 / 0 comments

只要中國致力於改善民眾生活,不挑戰世界秩序,那麼世界各國會繼續和中國合作。美國想孤立中國,只會自己被孤立。

【快評】英特爾想搶台積電市場,很難啦!

3 年前 / 0 comments

美國英特爾想與台積電瓜分全球市場。坦白講,帕克.基辛格想得很美,但操作起來很難。你找遍全世界沒人能像台灣這樣幹。

美研究機構:炒「中國威脅」才能創造「軍工複合體」的利益

3 年前 / 0 comments

軍事開支在戰時增加,恢復和平後減少,這是一個基本規律。但根據美國國際政策中心對1948年以來美國國防開支的研究發現,這種「基本規律」在美國找不到。

歷經1989風波西方制裁,中國為何沒崩潰還能站起來?

3 年前 / 0 comments

當年因為1989政治風波,美國帶領西方國家以資本撤離的方式制裁中國,西方資本全撤正趕上中國工業化高漲時期。外資歸零,且當時所有制裁要點,主要撤掉所有用於中國建設的投資,讓中國突然進入外資歸零的狀態。西方把你封鎖,西方資本撤走,這是中國一次被動的去依附。

【海外通訊】美國敗走阿富汗對中國地緣政治的影響

3 年前 / 0 comments

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並不意味著美國放鬆對中國的遏制戰略,而是美國認為通過阿富汗打擊中國已經失敗,美國會將戰略重心放在構建印太戰略方面,通過聯盟的力量打擊中國。中美博弈的重心將會轉向中國與美、日、印、澳等國家在海上的激烈較量,鬥爭的重點和前沿會在南海、台海、朝鮮半島、釣魚台一線,形勢依然嚴峻。

中國成功登陸火星後,與美國差距還有多大?

3 年前 / 0 comments

在火星探測領域,中國還是初次到訪者。現在進行的包括對於火星表面的岩石成分、土壤、地質和大氣構成等基礎研究,是探測火星必須要做的必修課。而美國已經是屢次到火星「串門」的行家,因此在火星上工作內容肯定比中國要深入和豐富。但總體而言,中美在火星探測技術的差距正在縮小。

【海外通訊】解析與辨正美國對中國新共識的謬誤

4 年前 / 0 comments

拜登必須認識到開放和包容政策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未來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川普總統忙著讓美國內縮時,中國的習近平主席卻逐步加速成為全球化的推動者。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熱烈歡迎美國回來。但是,回來的華盛頓卻掌握較小的全球GDP份額,並且面對一個挑戰者,目前中國的經濟以不同的算法,幾乎與美國一樣大。

【犇報社評】中國的目標不是超越美國,而是超越自我

4 年前 / 0 comments

「中國的目標從來不是超越美國,而是不斷超越自我,成為更好的中國。」這是中國的老祖宗所留下來的智慧,也是中國人才懂得的智慧。如果美國的政治菁英依然沒有意願改變自己的思維,嘗試通過「戰略緊縮」來擺脫軍工體系與美元霸權的制約,那麼「中國將超越美國」會是一個永遠也揮之不去的夢魘。

那些「關心」新疆的人,葫蘆裡賣什麼藥?

4 年前 / 0 comments

炮製所謂「種族滅絕」「強迫勞動」和「宗教壓迫」之類聳人聽聞的謊言,是西方反華勢力打「新疆牌」時的慣用手段。儘管這些謊言製造者企圖把謊言說上千萬遍,取代真相。但是,謊言重複一千遍仍是謊言,國際社會有識之士對此看得清清楚楚。

第 18 頁,共 2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