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

【海外通訊】中美高層對話: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4 年前 / 0 comments

3月19日,「兩個辛丑年的對比圖」刷屏。一邊是1901年在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簽字儀式上,滿臉屈辱的清政府代表;一邊是2021年對美方傲慢施壓,中方代表底氣十足的反擊。網友想起了毛澤東1954年寫的《浪淘沙。北戴河》詞的最後那句「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美前國務卿幕僚長:在新疆制造動亂破壞中國穩定

4 年前 / 0 comments

2018年8月羅恩·保羅和平與繁榮研究所(Ron Paul Institute for Peace and Prosperity)舉辦的論壇上,陸軍退伍上校威爾克森(Lawrence Wilkerson)親口說道:「中國新疆有兩千萬維吾爾族人,如果中情局能利用好他們……想破壞中國的穩定,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制造動蕩,煽動維吾爾族從內部搞亂中國。」

中美俄連日外交攻防 推動全球往新局勢發展

4 年前 / 0 comments

美國先後對俄羅斯、中國發動外交攻勢,中俄各自反擊後,更聯手發出外交聲明,針對當前全球治理若干問題發表四點聲明,呼籲國際社會擱置分歧,凝聚共識,加強協作,維護世界和平與地緣戰略穩定,推動更加公正、民主、合理的多極化國際秩序。。中美俄三方連日來的外交攻防,推動全球往新的局勢發展。

美問題專家金燦榮:中美吵得凶,但結果比預期好

4 年前 / 0 comments

美問題專家金燦榮從國際關係角度,指出拜登政府上任後的外交戰略還未定型,目前只能看到方向。就是以中國為對手,恢復國際地位。美國要把這兩個聯繫起來,恢復盟友關係,重新樹立國際規則的主導權,重新打意識形態牌,這樣就能又恢復地位,又取得對中國的優勢。相對於川普後期,現在的對話品質好很多,雙方願意坐下來談,是個好跡像。

西方的「言論自由」?亞馬遜把比較中美抗疫的書給禁了

4 年前 / 0 comments

常年揭露西方媒體「假新聞」的美國獨立媒體人,爆料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封殺」一本名為《呼吸機上的資本主義》的書。一碰上中國話題,一碰上新冠疫情,美國「言論自由」的翻車幾率就直線上升。而面對亞馬遜這樣的巨人,普通用戶的聲音又顯得如此微弱。

來中國八年 這位美國人很多想法都變了

4 年前 / 0 comments

柏軍然是位以「體驗中美文化」為主題的大陸網紅,他在2012年來到中國並待了8年,扭轉許多他以前對中國的刻板印象。他於2020年回到美國後,拍攝一集影片,介紹他原本誤會中國的一些地方,比如中國人都吃狗肉、中國人都騎腳踏車、中國人都會功夫、中國的發展速度...等等。柏軍然希望透過他的介紹,能讓中美兩國的人民扭轉彼此的錯誤認識。

【犇報社評】百年變局,中國更應不驕不躁地「進京趕考」

4 年前 / 0 comments

毛澤東在三大戰役勝利後,曾經把入駐北京比喻成「入京趕考」,告誡中共黨內同志「不能學李自成」,「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如今,中華民族遇到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又何嘗不是另一次的「進京趕考」。

西方怕的不是烏合麒麟的畫,而是他的年齡和身份

4 年前 / 0 comments

一名中國「文藝界」的90後,卻成了反擊西方價值觀的旗手和英雄,這才是西方最為畏懼的地方。這深刻體現出一個基本的現實:中國的年輕人特別是90後00後們,對於西方向中國所推送的所謂的普世價值等價值觀的不屑一顧,對於跪舔西方的中國公知的極度的藐視和深惡痛絕,甚至是勢不兩立!

歐洲力挺拜登的微妙信號:美歐再次合圍中國?

4 年前 / 0 comments

歐洲必須走自己的道路,按自己的價值觀和利益行事。所謂自己的道路,即「更精準地使用歐盟的力量」,以統一的貿易與監管力量為基礎的超國家的集體行動。這既是實現歐盟超國家的地緣政治的核心,也是歐盟自主發展戰略的核心。可以預見的是,一個戰略自主的歐盟將會是中國重要的合作伙伴,而傳統跨大西洋關係的存在則推動著歐盟對北京的競爭與防範。與此同時,中美競爭的不確定性以及歐盟的現實困境,也將為歐盟戰略自主的實現和未來的中歐合作蒙上陰影。

打仗不只戰場交火 談談韓戰中的中美經濟戰

4 年前 / 0 comments

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大陣營對峙的冷戰格局逐漸形成。在意識形態的巨大分歧和尖銳對抗之下,中國成為美國經濟遏制的對象之一。經濟封鎖中國也導致西方許多國家市場萎縮,大批工商業家瀕於破產,廣大職工陷於失業飢餓的境地。

第 19 頁,共 2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