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
【海外通訊】中美關係能否暫時緩和?來自聯合國大會的觀察
中美兩國是全球治理的兩大關鍵力量,中美關係不僅攸關兩國人民的幸福,也攸關全世界的安危。中美關係的好壞,球在美國這一邊。拜登在聯大做出的不打新冷戰,不將世界分割為僵化的兩個集團的承諾如果能夠兌現,中美關係就沒有搞壞的可能,全世界就能夠長治久安。
孟晚舟回國,是中國的勝利!但美國又打著什麼算盤?
讓孟晚舟獲得自由,是中國政府和美國政府溝通中,為繼續談判提出的前提之一。事情的關鍵轉折,是美國需要和中國展開一系列溝通與談判。孟晚舟事件忽然以這樣一種方式結束,無疑是中國的重大勝利。
美媒:發動對華「晶片戰爭」,這是晚期資本主義的病態
按照資本運作的邏輯,美國對中國發動「晶片戰爭」,將影響芯片生產關鍵技術的進步,與中國市場脫鉤,也會影響相關美企未來的競爭力。那美國為何仍採取制裁路線?因為這更容易,而打造一個重視知識的社會要難很多。這正是晚期資本主義的病態。
【海外通訊】阿富汗變局:中國可能成為大贏家?
對中國來說,西部的安全和中亞的影響是最大的利益所在。20年的阿富汗戰爭,讓阿富汗知道,只有中國才能挽救阿富汗,只有中國才能發展阿富汗。所以現在塔利班都對中國友好,直接保障中國西部的安全,再也不會有西部的極端分子在阿富汗受訓,再回到中國搞暴亂的惡劣狀況了。
【海外通訊】中美國情差異:拜登基建方案只能躑躅前行
基建要搞好,首先要「搞錢」。巨大的基礎設施是極端耗費資金而短期內看不見經濟效益的投資。人們常說,在資本主義社會,「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相較下,中國從事巨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多年,其資金來源並非來自資本市場,而是出自社會發展期間土地金融持續增值。
【海外通訊】美國新生代「中國通」群像
拜登執政後,一批年輕人在重要崗位上亮相,多數人長期從事中國問題研究,堪稱美國政壇新生代的「中國通」。可以預見,這些新生代「中國通」將在具體對華戰略制定中發揮更大作用。研究他們的成長背景和政策主張,對於研判未來中美關係走向具有重要意義。
王毅:奉勸美方在台灣問題上務必慎重行事
7月26日下午,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天津會見美國常務副國務卿雪蔓,王毅提出3點聲明、3條中方堅守的底線,其中第三條指出台灣問題是重中之重,奉勸美方在台灣問題上慎重行事。
中美天津開談 中方向美提出兩份糾錯清單
26日上午,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同美國國務院常務副國務卿雪蔓在天津舉行會談。中方直面兩國關係中存在的問題,開誠佈公地闡明瞭中方對發展中美關係的態度和立場,中方還向美方提出兩份清單,一份是要求美方糾正其錯誤對華政策和言行的清單,一份是中方關切的重點個案清單。
中美鬥爭:一場圍棋大賽
季辛吉說,中國在外交上是下圍棋,而美國是下西洋象棋。圍棋容許對手有自己的地盤,而西洋象棋則是零和遊戲,贏者通吃。這就是圍棋思維的優越之處——給對手留餘地,絕不趕盡殺絕。對弱者,讓子。太君子了。美國無論如何也學不會。我的預測是,美國依靠西洋象棋的思維方式和打法,可能已經註定了失敗的命運。
【海外通訊】武統台灣?美國智庫輿論在急什麼?
【犇報編按】美國智庫輿論近一年來不斷鼓吹中國即將武統台灣,各種武統時間表不一而足,大有「皇上不急,急死太監」的既視感。美國智庫在急什麼?深怕中國不武統台灣嗎?面對中美大國較量處於劣勢的美國,是否期望依靠一場台海戰事扳回一城?以下是花俊雄先生針對近期美國智庫輿論的兩篇「煽風點火」文的中文翻譯與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