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
中美合作促進俄烏停火?或許並非不可想像|海外通訊
俄烏戰爭自2022年2月24日爆發以來,迄今已超過16個月。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花俊雄老師在文本提出中美合作促成俄烏停火的可能。指出如果中美真的希望策劃一場和平解決方案,中美合作傾全力制止戰爭,俄烏停火或許並非不可想像。
習近平會見布林肯: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共同繁榮
6月19日下午,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此次習近平會見布林肯採用長桌會議,引起各界關注。習近平在會談中強調寬廣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共同繁榮。
秦剛告訴布林肯:當前中美關係處在建交以來最低谷
6月18日,中國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在北京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舉行會談。這是拜登執政後美國內閣官員第一次訪華,也是自2018年以來,美國國務卿首度訪華。秦剛在會談中表示,當前中美關係處在建交以來的最低谷。
吳俊宏|全球劇變下的台灣遭遇:從美國金融資本主義談起
【犇報編按】眼前全球局勢可說山雨欲來風滿樓,從中美博弈、俄烏戰爭、美債危機、全球去美元化風潮,尤其台灣作為美國「以台遏華」的棋子,更被逼向戰爭邊緣。本文作者吳俊宏為白色恐怖政治受難人,長期以政治經濟學分析兩岸關係與全球局勢,在本文直指當今全球局勢的動盪,源自產業資本主義發展到金融資本主義,又以美國主宰金融資本霸權在全球肆意妄為而致,娓娓道來美國金融資本主義在其國內與全球造成問題的來龍去脈,點出人類社會當前遭遇貧富分化嚴重、民粹政治、法西斯化主義再度興起等重大問題。若沒處理好,將是人類的一大浩劫。
華春瑩為何用「鴉片戰爭」給美國上一課?
5月30日,美國無端宣布制裁13個中國實體與個人,理由是其參與跨國銷售非法藥品生產設備。5月3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發推表示,「肆意制裁似乎是美國最引以為傲的力量」,她還寫道:19世紀的鴉片戰爭對中國來說從來都不是一個遙遠的記憶,我們對毒品始終零容忍。
「西方媒體反華敘事為什麼會歇斯底里?」
「西方媒體反華敘事為什麼會歇斯底里?是受意識形態偏見所驅動。」基於自身多年跨東西方的親身經歷和一線觀察,全球未來研究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錢德蘭·奈爾直言,一些西方媒體步調一致抹黑中國,根源在於其種族主義和「白人特權」思維。
盧荻|超越眾說紛紜 理解「中美矛盾」
如何理解中美關係或中美矛盾,關係到對世界安危和發展前景的判斷。對此,盧荻老師在本文指出,中國不從外部汲取任何壟斷租金的經濟發展,正顛覆性地撼動美國主導的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因此這不是合謀也不是爭霸。本文原刊於《明報》,兩岸犇報經作者授權全文轉載。
氣球事件後首次,中美在維也納舉行重要會晤
關鍵時刻,中美在維也納舉行了一次重要會晤。種種跡象表明,中美最近的博弈,中方的冷處理,確實讓美國有點被動和著急。美國國內外也面臨巨大壓力,包括盟國的抱怨,認為美國需要與中國合作。
大陸反制「蔡麥會」連出手 制裁蕭美琴、懲戒台灣兩機構
中國大陸反制「蔡麥會」接連出手,對蕭美琴實施制裁,懲戒台灣「遠景基金會」、「亞洲自由民主聯盟」,並對美國哈德遜研究所、雷根圖書館及其負責人採取反制措施。
蔡麥會引狼入室 統派團體:引爆新台海危機的根本亂源
聯合行動強烈批判,蔡英文與麥卡錫和蓋拉格見面,完全踐踏出賣了人民的尊嚴與安全。值此台海危機螺旋升級之際,台灣人民唯有覺醒自救,拒當美國戰爭機器的馬前卒,以沛然莫之能禦的民意以及實實在在的選票,給予蔡英文及民進黨當局最為嚴厲之抵制與最為沉痛之打擊,如此方能拯救和平、遏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