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Nissan汽車前董事長戈恩 從「拯救者」到「跑路者」

5 年前 / 0 comments

日產汽車(Nissan)公司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2019年年末從日本「神秘」遁逃到黎巴嫩,離奇「逃跑劇」轟動世界,黎巴嫩2日更收到國際刑警組織對其發出的「紅色通緝令」。從日產汽車「拯救者」,到醜聞纏身的經濟嫌犯,再到與日本檢方「鬥智鬥勇」一年多,戈恩一路走來充滿爭議。

【犇報社評】綠色恐怖關不住的春風:「中日韓+X」合作

5 年前 / 0 comments

「一個沒有美國的亞洲」還言之尚早,但是「一個沒有台灣」的亞洲卻已成定局。2019年12月底,當綠色政權還沉迷冷戰架構下的「親美、反共,革新保台」格局,以《國安五法》和《反滲透法》將兩岸交流和台灣人民關入「反共國家安全」鳥籠時,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四川成都召開,共同發表一份未來十年的合作展望。為什麼台灣需要加入區域經濟一體化,請看文中詳細說明。

【犇報專題】RCEP呼之欲出 東亞共同體「有影」?

5 年前 / 0 comments

【編按】11月4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在泰國曼谷舉行。與會領導人在會後發表聯合聲明,宣佈RCEP的15個成員國結束全部文本談判及實質上所有市場准入談判,並將致力於確保明年簽署協定。RCEP由東盟十國於2012年發起,原本邀請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澳洲、新西蘭、印度等6國共同參加,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統一的市場。不過,就在印度聲明退出後,RCEP是否能如期在2020年落地,引起各方關注。

【犇報專題】阿根廷大選分析:民眾求變促成親左翼總統大勝

5 年前 / 0 comments

【編按】阿根廷親左翼總統候選人費南德斯贏得總統大選後,許多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大選結果體現出阿根廷民眾迫切求變的心理,費南德斯的主張受到選民歡迎。目前阿根廷經濟深陷困境,費南德斯的執政之路將挑戰重重。

從「美國優先」到「連任優先」 中美貿易戰:美方沒贏,中方沒輸

5 年前 / 0 comments

中美貿易戰經過15個月13輪的談判終於在10月10日達成第一階段協議。川普曾說,「貿易戰好打又易贏」,但從此時達成的協議看來,美方沒贏,中方沒輸。

聯合國新聞報導 阿桑奇恐面臨生命威脅

5 年前 / 0 comments

長期以來,在台灣普遍可見的人權問題或國際消息,大多來自西方媒體對他國的監督與報導,當西方國家自身出現人權問題時,則相對缺乏討論與關注、甚至監督。阿桑奇因創辦「維基解密」影響到西方國家利益,遭監禁後其合法權利和人身安全恐遇危機,值得台灣關注並檢視西方國家面對人權問題的處理方式

美國政府正式啟動退出《巴黎協定》程序

5 年前 / 0 comments

美國政府4日正式通知聯合國,要求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的統計顯示,從2017年1月到今年9月初,川普政府已放鬆了128項環保法規。

【犇報專題】聯合國大會開了什麼?

5 年前 / 0 comments

【編按】每年的聯合國大會,台灣媒體最關心的是哪個邦交國為台灣發聲?哪個邦交國領錢不辦事?至於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各國到底說了什麼?哪些議題是各國關心的?哪些議題是國際爭議的焦點?反倒沒有成為台媒關心的焦點。本報國際瞭望為讀者呈現今年聯合國大會辯論的看點,並介紹中國大陸哪些舉措獲得聯合國表揚。

英貨車39人命案 比抹黑中國更重要的事

5 年前 / 0 comments

英貨車39名遇難者逝去的悲劇,是資本全球流動後,勞動者為追求資本創造的勞動條件而全球奔波的問題,短短幾日峰迴路轉的資訊轉折,更體現反中資訊操作的過程,而當焦點著重在反中時,反而讓其它壓迫困境難以在台灣社會引起關注。

喀什米爾如何牽動印巴關係?
【專題】喀什米爾危機與印巴衝突

5 年前 / 0 comments

半個多世紀以來,印度與巴基斯坦關係時緊時緩,雙方在喀什米爾地區的武裝衝突幾乎從未中斷。兩國不斷交惡的原因,歸根到底是喀什米爾問題。 喀什米爾是「查漠和克什米爾」地區的簡稱,位於印度、巴基斯坦、中國大陸、阿富汗之間,面積約為19萬平方公里。喀什米爾問題是「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造成的。

第 10 頁,共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