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恐怖

動盪的年代 坎坷的人生(四):吳澍培自述

2 年前 / 0 comments

在此和平發展與反霸的世界局勢中,以及兩岸在和平發展中走上和平統一的時刻,台灣的統左團體由於力量薄弱,無法有所作為,只能經常性的舉行「和平發展論壇」、成立「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借以促進兩岸早日和平統一,共同建設富強的新中國,更希望能通過反帝國主義的霸權,進入和平互助合作的國際,以早日實現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平理想世界。

動盪的年代 坎坷的人生(三):吳澍培自述

2 年前 / 0 comments

我的婚姻是在父母親的催促下,由媒人介紹成婚的。我的太太叫洪美容。結婚後,她吃了不少苦。由於我的職業不安定的時間很多,她除了要以微薄的收入維持家計外,還得從事家庭代工以及沿街的叫賣等工作來維持家計。更因我經常不在家,她還得應付警察騷擾等厭煩的事情。她始終堅強地相信她丈夫是好人,她丈夫交往的朋友(大部分是出獄的老友)都是好人。

動盪的年代 坎坷的人生(二):吳澍培自述

2 年前 / 0 comments

出獄回家時,全家只有我大哥開了一家小西藥房維持一家的生計,我想去找尋一份工作來維持生活,卻因為政治犯的背景,始終不能如願。在白色恐怖的時代,刑滿出獄的政治犯除了至親家人之外,所有親戚朋友都躲得遠遠的不敢理我,只得成為家裡的無業生活依賴者,加上情治單位及管區警察時常來訪問監視,給家人帶來了許多負擔與麻煩。

動盪的年代 坎坷的人生(一):吳澍培自述

2 年前 / 0 comments

台灣五零年代白色恐怖政治犯吳澍培,於2022年4月24日中午過世,享耆壽90歲。吳澍培曾於兩岸犇報紙本132期~135期,連載自述自傳〈動盪的年代 坎坷的人生〉,犇報將於近日重新分享,向吳澍培以表敬意!也藉此向讀者介紹在台灣社會難以被理解的白色恐怖政治犯的生命故事與其理念。

楊渡:拆得了廟,拆不了的歷史

2 年前 / 0 comments

坦白說,拆得了銅像,拆不了歷史,也傷不了蔣介石。中正紀念堂的存廢,讓我想起蔣經國。蔣經國沒有蓋過一座紀念堂,也沒有為自己蓋一間大房子,他住的地方,樸素得像一個小老百姓,可在民間的聲望,卻永遠是最高的,高過李登輝和任何其它人。因為,人心自有一把尺,一種感念。是的,民心,才是真正紀念堂的所在。

一個日據時期長大的台灣人,怎樣成為參加革命的統左派?|犇報看影音

2 年前 / 0 comments

「台灣有這種人我們都不知道,以前我們以為這個故事是連續劇演的,現在看到這個書才知道這種故事都是真的。」陸媒「觀視頻工作室」的「學術人」專題,近來推出專訪台灣知名統派教授呂正惠的影片,現為人間出版社發行人的呂正惠,在影片中介紹他當年積極推動白色恐怖受難人陳明忠發行的自傳《無悔》,在大陸非常暢銷,讓大陸人知道了陳明忠,知道了人間出版社,知道了陳映真,知道台灣有統左派的存在。

白色恐怖春祭六張犁追思犧牲者 仍有近700多具遺骨去向下落不明

2 年前 / 0 comments

3月29日上午,白色恐怖政治受難人與遺族家屬,以及關心白色恐怖歷史正義的民眾,齊聚六張犁政治受難者墓區舉辦春祭掃墓,向五O年代台灣白色恐怖犧牲受難人敬弔追思。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工作人員張曉霖提到,仍有500~700多位犧牲者的遺骨去向下落不明,至今仍在尋找。未能找到犧牲同志的遺體去向,是許多白色恐怖政治受難人心中的遺憾。

台灣轉型正義的未竟之處:白色恐怖政治犯的《紅色青春》

3 年前 / 0 comments

時至今日,白色恐怖案件的補償已在2014年告終,2018年成立的促轉會,則透過「撤銷有罪判決」的方式,為包括中共地下黨員在內的數千名白恐受難者平反。當官方積極回復受難者名譽的同時,是否也正視這些受難者的思想脈絡了呢?即使已經民主化了,還是存在著將不同主張和思想的人們定義為「匪」的污名眼光,那麼「我們的思想真的自由了嗎?」

【方遠觀點】「轉型正義」外的《紅色青春》:當政治受難人就是「共匪」

3 年前 / 0 comments

有別於被主流捧在手心上的作品聚焦於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被迫害」與「被冤案」的敘事,《紅色青春》讓人最驚豔之處,在於走進了受難者的心靈與思想裡,不是只為了再現「恐怖」,更重要的是他們為什麼選擇走上這一條道路。

不忘紅色初心,追求國家統一 白色恐怖受難人秋祭弔念犧牲難友

3 年前 / 0 comments

白色恐怖受難者團體「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11月21日下午在馬場町紀念公園舉行2021年「白色恐怖秋祭」,以「不忘初心 改造社會 砥礪前進‧國家統一 民族復興 勝利在望」為主題,悼念白色恐怖時期被刑殺的政治受難者。

第 8 頁,共 1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