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犇報專題】美國的中東干預主義政策失敗了嗎?
【編按】隨著川普下令謀殺伊朗「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等人後,伊朗各地爆發大規模群眾示威活動,抗議和譴責美國的行徑。受到美軍轟炸波及的伊拉克政府也提出美軍撤出伊拉克的要求。兩伊在對美立場上的「同仇敵愾」是否預示著美國中東政策的失敗呢?伊朗宣佈可能採取針對美國的報復行動,是否會成為中東戰火的導火線?請與我們共同關注中東局勢。
中國人權研究會:美國種族歧視問題 凸顯「美式人權」虛偽
【編按】中國人權研究會為中國大陸全國性的人權研究學術團體,同時為聯合國非政府組織大會的成員,並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人權研究和培訓機構名錄」。中國人權研究會的宗旨為研究中外人權理論、歷史和現狀,普及和宣傳人權知識,促進中國和世界人權業的健康發展。日前,中國人權研究會發表《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問題凸顯「美式人權」的虛偽》一文,揭露美國以人權指責他國人權問題的虛偽。長期以來,台灣社會較熟悉美國人權論述,對於中國的人權充滿疑慮,犇報在此刊載全文,提供讀者有別於美國人權論述的中國人權論述。
《觀察者網》:台塑在美建廠,遭當地環保人士反對
據《觀察者網》披露,台塑正在加大美國石化投資版圖,但遭到美國當地環保組織痛批,表示台塑不在台灣建廠卻來美國,將美國當成「殖民地」。當地環保人士稱,台塑石化園區每年將排放1350萬噸溫室氣體,相當於2018年全美國年增排放量的10%。
中美經貿摩擦 美國假日購物季的隱憂
從感恩節到「黑色星期五」、「網路星期一」,加上耶誕節,美國假日購物季通常持續約一個月。由於受中美經貿摩擦影響,多數美國零售商正設法「消化」關稅成本,中小零售商處境尤其艱難。儘管美國消費者並未明顯感受到價格上漲,但調查顯示八成消費者對關稅可能推高物價感到擔憂。
美國史上第三位 川普遭美國會眾議院彈劾
美國國會眾議院18日通過對總統川普的彈劾條款,正式指控他濫用職權和妨礙國會。川普成為美國史上第三位遭眾議院彈劾的總統。在川普之前,美國第17任總統安德魯·詹森和第42任總統比爾·克林頓分別於1868年和1998年遭國會眾議院彈劾,但均未被參議院定罪和罷免。
【犇報社評】《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美國遏制戰略的最後一擊
美國以「國內法」為手段來編派世界秩序,干預他國內政,甚至顛覆當地政權的作為其來有自。但問題其實不在美國主觀上「想幹什麼」,而是客觀上「能幹什麼」?美國將「自由貿易」與「遏制政策」綁在一起的戰略手段,最重要的是美元霸權體系的支配力,開啟了冷戰後美國在世界範圍推行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序幕。美國意圖用香港問題來遏制中國發展的企圖,不過是在當前世界秩序轉移過程中的奮力一擊,非但對中國的威脅有限,反而揭穿了所謂「自由、民主、人權」等美式價值的假面,提供中國人民反思的借鑑。
中國大陸首次對美制裁 先對美國非政府組織與美軍艦機赴港申請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宣佈,中國大陸政府自即日起暫停審批美軍艦機赴港休整的申請,同時對「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等在香港修例風波中表現出積極粗暴介入的非政府組織實施制裁。
從「美國優先」到「連任優先」 中美貿易戰:美方沒贏,中方沒輸
中美貿易戰經過15個月13輪的談判終於在10月10日達成第一階段協議。川普曾說,「貿易戰好打又易贏」,但從此時達成的協議看來,美方沒贏,中方沒輸。
美國政府正式啟動退出《巴黎協定》程序
美國政府4日正式通知聯合國,要求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的統計顯示,從2017年1月到今年9月初,川普政府已放鬆了128項環保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