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一周】 8/9-8/15
《兩岸犇報》與苦勞網合作,以「社運一周」的方式回顧台灣當前發生的社會議題。
上周社會議題有:【社運一周】 8/9-8/15
● 達德風力毀漁場 雲林漁民怒控捕不到魚
● 疫情衝擊大減薪 地勤勞工喊苦要紓困
● 慰安婦「阿嬤家」將熄燈 明年另覓場址再出發
達德風力毀漁場 雲林漁民怒控捕不到魚
風力發電選址再度引發爭議!達德/允能公司計畫在雲林縣海域興建80座大型離岸風機,但風場所在地卻和當地漁民的漁場高度重疊,6月起達德開始進行風場鑽掘及鋪設海底電纜,更因破壞海床導致漁民捕不到魚,每月經濟損失高達數十萬,8月13日,當地漁民北上和環團召開記者會,怒喊「我們不要賠償,只要風場退出漁場!」
今年6月起,達德/允能公司於雲林四湖外海進行風場鑽掘及海底電纜鋪設作業,整個風場和海底電纜剛好覆蓋當地漁民的漁場,但達德不僅未事先告知漁民就動工,施工過程還破壞漁民的漁網,並造成大量魚類死亡,漁民怒控生計受影響,呼籲達德的風場退出當地漁場,還當地人一個乾淨的海洋。
雲林縣近沿海作業漁船協進會代表李平順表示,達德對外表示有跟漁民溝通協調,但僅止於漁會主事者及少數代表,施工前的說明會也沒有通知受害漁民參加,直到施工船進駐後,因為舖設電纜死了一堆魚,漁民才發現漁區受到嚴重威脅。他強調,當80座大型風機開始施工,未來可能面臨20年沒有烏魚、白鯧等珍貴漁獲的困境,魚市場也會受很大影響。
雲林漁民代表黃正鎮不滿地說,達德公司劃設的風場,是當地漁民代代相傳的重要傳統漁區,卻因為達德影響,「害我們沒魚可以抓」,痛罵「達德公司惡霸」。
漁民林全發也表示,即使要施做,也應該好好跟漁民溝通協商,但是8月4日的協調會上,卻有四個不明人士混入漁民當中參與,經警察盤查他們竟然是攜帶刀械、有前科案底的人士,最後才向警察坦承他們是達德公司委託處理漁民協商事宜的包商公司。「我們也會驚!」林全發質疑,達德用這種手段對付漁民真的太超過、十分惡質。
青年漁民許秦源表示,當初政府鼓勵青年返鄉,他也決定回家鄉捕魚,當了漁民以後收入豐厚,一個月平均賺60萬「很基本」,但是達德要設風場後,他上個月變成只賺8萬塊,根本是無辜受害。他也說,達德要做風場前,完全沒通知漁民,從事捕魚的人都不知道有所謂的「公聽會」。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台中辦公室主任鍾瀚樞批評,達德公司風場位置直接和漁場重疊,漁民竟然在環評通過後,6月動工才知道風場的資訊,反映資訊不夠公開。他呼籲主管機關應負起責任,督促開發單位和漁民一起找出解方,避免漁民權益受損,也避免綠能轉型政策因這次開發的錯誤而蒙上陰影。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劉如意也強調,風電產業應該以「不損害社會和環境」為原則,積極與受影響的利害關係人溝通,她批評,達德能源前身是「英華威」,過往就曾因風場選址引發在地抗爭,包括三芝風車案、苑裡反風車案等,現在又引發雲林漁民的抗爭,似乎沒有學到教訓,呼籲達德應該好好跟居民溝通。
對於達德對外稱已經提供漁民賠償,李平順反駁,達德一直抹黑說漁民要錢,但漁民要的是風場退出漁場,讓大家能夠安心捕魚,直言「不用你們賠,我們自己賺就好!」李平順說,這攸關漁民往後的生存,如果達德不讓步,他們不惜死守在海上抗爭,呼籲達德到外海設置風機,避開沿岸的漁場。
疫情衝擊大減薪 地勤勞工喊苦要紓困
疫情衝擊導致機場百業蕭條,包括地勤業、空廚業、清潔及貨櫃修繕、人力資源等行業都實施「減班減薪」,上萬名勞工減薪幅度最高達三分之一,8月14日,機場工會聯合會呼籲,政府應將機場各業納入「紓困3.0」範圍,給予地勤勞工薪資補貼,讓他們可以度過難關。
肺炎疫情衝擊,導致航空業大蕭條,機場相關產業紛紛實施無薪假,減薪幅度最高達三分之一,儘管政府有紓困方案,受害最慘的地勤基層勞工卻拿不到薪資補貼。根據工會調查,機場行業如桃園航勤公司已經每月減班兩天、台灣航勤每月無薪假9天、華膳空廚每月無薪假8天、華潔洗滌每月無薪假5天等等,員工處境艱難。
台灣航勤工會代表鄭盈昇表示,除桃園機場外,台中、小港、金門機場也都受疫情影響,台灣航勤公司就是負責這些機場的地勤工作。由於疫情關係,國際線全面停擺,短期內也看不到恢復,而國內線頂多只占營收的10%,現在公司虧損已經一億兩千萬,勞工從5月就開始已經放了為期六個月的無薪假,擔心接下來要面對的還不只是無薪假,希望政府可以照顧他們這些勞工。
華膳企業工會理事長白詠維表示,疫情對航空業是沉重傷害,但政府的紓困都是偏重公司的租金補貼等減免,沒有直接補助勞工薪資。他指出,現在的紓困3.0方案忽略地勤這些航空業的基層,華膳現在一個月8天無薪假,但基層月薪已經不多,即使搭配勞動部的安心就業計畫,補助仍然有限,希望政府重視。
中華民國機場工會聯合會副理事長李信燕說,現在減班減薪狀況最嚴重的是華廈航科,有40人被迫留職停薪、提早退休或資遣,但政府的紓困方案有明定,若企業接受補助,就不能對員工裁員或強迫留停,政府卻未加以控管。
工會提出三個訴求,呼籲政府把將機場各業納入紓困3.0範圍,特別是機場地勤業按標準屬艱困事業,但過去未能申請薪資補貼。其次,應該正視機場各業實施無薪假對勞工的影響,立法院需在審查紓困3.0預算時,要求政府將地勤的薪資補貼納入補助範圍。工會也呼籲,政府應嚴格監督接受紓困的企業不得違法,例如強迫員工請特殊事假以及留職停薪。
機場工會聯合會顧問毛振飛強調,機場的基層因疫情少了30%的薪資,但目前紓困都是針對企業,沒有落實對勞工的紓困,呼籲政府要看到勞工的困境,及時伸出援手,否則會有更多勞工走上街。
慰安婦「阿嬤家」將熄燈 明年另覓場址再出發
8月14日是國際慰安婦日,往年婦女救援基金會都會前往日本交流協會抗議,今年則因應慰安婦紀念館「阿嬤家」即將在11月熄燈,婦援會偕同聲援團體一同在「阿嬤家」舉辦記者會,並提出兩項訴求,要求國高中課綱與教科書將「慰安婦」一詞正名為「軍事性奴隸」,並再度呼籲日本政府為慰安婦史實認錯道歉。
婦女救援基金會長期倡議慰安婦議題,並在台北大稻埕開設台灣首座慰安婦紀念館「阿嬤家」,但因不堪長期虧損,宣布將於11月10日閉館,另覓場址「重新出發」。8月14日是國際慰安婦日,婦援會除了要求更正教科書的慰安婦論述、並要求日本政府出面道歉外,也談到未來閉館後的規畫。
婦援會執行長杜瑛秋表示,目前阿嬤家一個月房租要16萬,經營阿嬤家一個月的支出也要50萬,房租和人事費用成本都比較高,導致連年虧損不得不決定搬遷。
杜瑛秋說,從去年開始他們就跟中央政府和北市府接洽,文化部相當積極協調,希望可以釋出閒置空間,目前已經找到兩個地方搬遷,還在考量哪個地方比較適合。她說,最快明年春夏季就可以重新開幕,未來將連結國高中學生的人權教育,開發募款以外的收入管道,並想辦法將慰安婦/軍事性奴隸的議題跟現代議題連結在一起,同時也希望國家有更多補助。
籲修改課綱 慰安婦正名「軍事性奴隸」
針對今年國際慰安婦紀念日,婦援會也提出兩個訴求,一個是要求國高中課綱與教科書「慰安婦」一詞,正名為「慰安婦─軍事性奴隸」;另一個則是要求日本政府為迫害女性成為慰安婦的史實道歉。
杜瑛秋表示,1996年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已將「慰安婦」定義為「軍事性奴隸」,但台灣社會仍然有許多民眾將慰安婦視為自願,他們期盼政府能針對課綱與課本進行修正,讓歷史教育與國際接軌。
婦援會也檢視108課綱和現有教科書有關「慰安婦」的內容,發現國中教科書有提及《部分台籍婦女被迫充當慰安婦,成為戰火下犧牲者》,但國中課綱未提;而高中課綱僅在高二、高三社會組加深的教材章節「性別與歷史」中出現,其他自然組的部分就沒有提到、高一課綱也未提及。杜瑛秋期盼未來能在不同版本的教科書,都能詳細記載「慰安婦─軍事性奴隸」的史實,讓年輕學子們能夠認識有軍事性奴隸的存在,並且正視這段歷史的創傷。
婦援會董事長葉德蘭說,日本政府對於「慰安婦」阿嬤們歷史過程中所遭受的一切,至今仍遲遲未出面給予道歉與賠償,因此他們也要求日本政府對其在戰時建立的軍事性奴隸制度道歉,她直言,日本若想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此認錯道歉一定有助益。
目前台灣所知在世的「慰安婦」阿嬤僅剩兩位,杜瑛秋說,這兩位阿嬤都已經高齡8、90歲,婦援會每兩個月都會去探望她們,她們身體都很健朗,子女照顧得很好,政府每月也提供生活費補助。
人權委員:國家應對阿嬤家提供更多支持
當日的記者會也有多個公民團體、立委和政府官員出席表達支持。曾經參與2000年民間舉辦的「東京大審」的前立委尤美女前來聲援,她表示,慰安婦阿嬤1992年勇敢站出來揭露這段歷史後,已經過了28年,唯有正視歷史才能讓悲劇不再發生,呼籲政府不應該讓阿嬤家輕易熄燈,應該納入成為國家人權館的一環。
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紀惠容也對阿嬤家熄燈表示「遺憾」,她強調,接下來應該用國家的力量來支持、協助保存慰安婦歷史,讓下一代記取教訓,同時也表態支持修改課綱。
【延伸閱讀】
‧《兩岸犇報》第234期上線囉!
‧【犇報社評】中美和平共處,美國準備好了嗎?
‧ 自稱左派的史明留下了什麼啟示?
‧ 台美關係歷史性的一刻?根本只是親美反共的老調重彈
‧ 蓬佩奧的「新冷戰檄文」,回到過去並不能改變未來
‧ 美國退群!全球多極化趨勢下的霸權衰微
‧【海外通訊】打臉川普「末日四騎士」:全球學者串連拒絕「新冷戰」
‧ 美國左派:拒絕新冷戰!美政府的利益不是我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