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編輯部
台灣「自由鳳梨」?陸媒諷台當局反應像巨嬰
2月26日,中國海關總署發佈暫停進口台灣鳳梨的通知,引起台灣高度關注,台灣當局立即譴責大陸「政治打壓」,「突襲式通知」不符合國際規範等,並呼籲全民挺農民吃鳳梨,興起全台吃鳳梨的熱潮。對此,陸媒《觀察者網》時事評論專題「消化一下」便製作影片討論「台灣鳳梨」引起的風波,指出台灣當局無視大陸先前多次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第一反應不是解決產品質量問題,而是高呼「政治打壓」,行為猶如巨嬰。
免費看!紀錄片《中國減貧密碼》見證中國減貧奇跡
紀錄片《中國減貧密碼》介紹中國減貧的故事,從大雪紛飛的青藏高原到飛沙走石的大漠荒原,一億人口如何脫離絕對貧困?挑戰「一步跨千年」的壯闊挑戰?中國的脫貧經驗,如今已成為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借鏡的經驗,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民生工程,或許也沒那麼誇張。
三年前那位背著弟弟搬家的「涼山男孩」,如今過得如何?
2018年2月,彝族9歲男孩吉覺吉竹背著1歲多的弟弟,在雪地中跋涉,他們正和母親一起搬家,去易地扶貧搬遷的外公家住。當時新華社以這張照片作為主題製作的《下山,哥哥背你去新家》圖片故事,讓無數網友感動落淚。這組圖文報導獲得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讓許多人忘不了這個眼神堅毅的「涼山男孩」。
中國聯合國代表敦促西方國家解決自身人權問題
這些國家如果真心促進和保護人權,就不應該四處挑起戰爭,造成大量平民家破人亡、顛沛流離;就不應該包庇犯下戰爭罪行的海外軍人,導致濫殺無辜平民的事件一再發生;就不應該干涉別國內政,破壞別國人民安寧祥和的生活。
台灣女孩捨棄白領工作 去大陸鄉下養土雞
2020年5月,台灣女孩謝丞恩結束在英國留學6年的生活,放棄一份收入不錯的白領工作,宣佈到大陸「下鄉」當農民,讓身邊不少朋友感到驚訝。25歲的謝丞恩年紀輕輕,與養雞卻淵源頗深。她的舅公在台灣有60餘年禽類養殖經驗,是台灣的土雞養殖「大王」。耳濡目染之下,謝丞恩打小就對養雞充滿興趣。
元宵節,來碗月亮冷知識
26日迎來元宵佳節。大家享團圓、吃元宵,別忘了欣賞農曆辛丑牛年第一輪滿月。據新華社採訪大陸紫金山天文台科普專家整理出一份月亮「冷知識」集錦,讓您在品嘗元宵的同時一併享用這份「超大碗」月亮百科。
消除絕對貧困!中國創造人類減貧奇跡
中國創造人類減貧史奇跡。如期完成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的政策。自中國大陸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最近8年達9899萬擺脫貧困,數量相當於歐洲總人口中的貧困人群。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給全世界各國減貧工作提供至少十個經驗。
二二八的導火線:那位賣菸被打的母親林江邁|犇報看影音
在敘述二二八事件時,通常以賣菸婦人被警察毆打,導致周圍群眾不滿爆發衝突,最後警察開槍打死人,最後導致全省大暴動。後來,二二八成為歷史詮釋的戰場,但很多人卻忘了最初被打的那位婦人:林江邁。二二八之後,林江邁回到現場繼續賣菸,甚至在陳誠隨扈的協助下,她把女兒嫁給外省人,且她的家族都同意這件事。此影片透過其女林明珠的口述,見證林江邁家族的歷史,還原其作為一個台灣人的生命故事。
《林江邁—尋找二二八沉默的母親》
策畫制作:楊渡
導演:王育麟
出品:南方家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6
贊助:台北市文化局、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學學文創志業、中華基金會
Copyright©南方家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0萬生命凋零,在美國連基本的生存權都是問題
生存權是最基本的人權。作為世界科技最發達、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美國卻是疫情重災區,成為全球累計病例最多、死亡病例最多的國家,「人權衛士」的人設已然崩塌。事實反復證明,如果不把民眾生命放在首位,再豐富的醫療資源、再先進的醫療技術、再完備的醫療體系也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世衛組織專家批評西方媒體扭曲武漢考察之行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教授菲舍爾駁斥了美國《紐約時報》等西方媒體所謂在武漢「無法獲得原始數據」的報導。她表示,武漢之行在很多方面都超出預期。中方做了充分準備,提供大量數據,專家組依據這些數據和文件展開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