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家園

林書揚:為民族的十月反思

2 年前 / 0

今年是林書揚先生的逝世十週年又恰逢雙十,面對民進黨當局紀念中華民國國慶卻失去其歷史意義,兩岸犇報特別重刊林書揚先生1990年9月時的舊文〈林書揚:為民族的十月反思〉,既是紀念林書揚先生,也作為反思在台灣慶祝雙十的意義。

林書揚|苦澀的台灣五四精神──60年代到70年代台灣知青五案的啟迪

2 年前 / 0

本文是林書揚先生出獄後6年、台灣解嚴後3年,為分析台灣為何在50年代白色恐怖大肅清後,仍在60年代到70年代紛紛出現左翼青年,因而分析台灣社會的結構性和時代性特質,探索五起白色恐怖案件的共通綜合意義,企盼對當代青年能建立起基於歷史延續和社會連帶的自覺的、有責任感的人生觀。

林毅夫:我幸運地生活在一個充滿希望和機遇的民族復興時代

2 年前 / 0

相比於鴉片戰爭以來的前面5代知識分子而言我是幸運的,1978年的改革開放以後,我國迎來了連續四十多年的快速增長,現在我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民族的偉大復興,我1979年回歸祖國恰逢其時,目睹也參與了這場人類歷史上的經濟增長奇蹟。

「風嘯寶島知勁草」 台灣白色恐怖郵電案在上海歷史博物館展出

2 年前 / 0

9月19日下午,「風嘯寶島知勁草」光復後台灣郵電工人革命史料圖文展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開幕,成為兩岸都重視的重要歷史事件。郵電案在台灣為白色恐怖案件,在大陸為工人革命事蹟,反映兩岸在冷戰、內戰分斷下的詮釋差異,也客觀呈現台灣白色恐怖是兩岸過去在國共內戰底下的歷史悲劇。

30年前「九二共識」是如何達成的?

2 年前 / 0

不言而喻,「九二共識」誕生之後並非一片坦途,甚至這個術語的產生本身都說明了它遇到的困境。在台灣政治大學教授趙建民看來,「九二共識」的微妙,就在於將高度爭議的政治內涵改用中性的語言表述,這四個字是兩岸幾十年政治紛擾中少有的交集,得之不易。

邱士杰:我想讓兩岸學生都能聽懂我的課

2 年前 / 0

2017年,邱士杰從台灣大學畢業。為了對自己的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有更具體的認知,他決定來到大陸任教。「這是我的實踐!」邱士杰說,在廈大歷史系他教授的是中國近現代經濟思想史,他還在哲學系開了一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史的課程。

江蘇出台條例鼓勵台灣青年前去學習、就業和創業

2 年前 / 0

《江蘇省對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促進條例》9月起施行。條例明確鼓勵台灣地區青年去江蘇學習、就業、創業。

白色恐怖受難者馮守娥逝世 不屈的革命者也是堅韌的母親

2 年前 / 0

白色恐怖政治受難人馮守娥女士於2022年8月27日凌晨2點42分辭世,享年92歲。馮守娥一生信奉社會主義,追求國家統一與整體人類的幸福,始終相信民主自由、和平幸福的春天終有一天來到人間。

五二四事件劉自然墓碑恐因六張犁墓區拆遷而拆除

2 年前 / 0

台灣冷戰時期「五二四劉自然事件」第一手史證,恐因六張犁墓區拆遷而佚失煙滅,藝術家秦政德與友人日前赴六張犁墓區以碑搨方式保存劉自然墓碑,希望以備後世追探研究。劉自然於1957年被駐台美軍槍殺,後美軍事法庭卻判兇手無罪釋放,引起全台譁然,在白色恐怖時期爆發大規模反美示威活動。

林智堅論文抄襲爭議:「家」人護賊──感事七言詩

2 年前 / 0

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論文抄襲爭議,經台大學術倫理委員會審議表決,認定林生論文涉嫌嚴重抄襲,應取消授與之學位資格。本文發稿前(8/12),林智堅在記者會上承認論文寫作有瑕疵,退出桃園市長選舉。民進黨此一為挽救選情的政治止血舉措,讓蔡英文籲請全黨同志共同悍衛其清白的謬言,益發荒唐可笑。

第 8 頁,共 3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