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6%AD%B7%E5%8F%B2

林則徐銷煙,為何不用火燒?要用海水泡?如今才知真相

3 年前 / 0 comments

「虎門銷煙」整整持續了四十多天,在藍色的天空之下,石灰沸沸揚揚,無數鴉片被倒入海水中,圍觀的群眾人頭攢動。人們望著沸騰的海水,抬頭遠望,碧藍的天空和海水,海天一線,所有人都覺得過了這一天,一切都將美好起來。全然不知,在海洋的遠方,一個新的噩夢正在悄悄到達。

《禁書的年代》11:看不見的江湖──北京的地下書商

3 年前 / 0 comments

我也以為禁書對開放的台灣社會已是昨日黃花。卻不料,三十幾年後,當年搞禁書的某些人,做地下刊物的黨外人士,如今當了權,竟還想搞查禁書刊,而且用錢用力控制媒體,關電視台。最令人瞠目結舌者,戒嚴下,當政者還知道心虛羞恥,如今是堂而皇之,喊著反共的口號,硬生生把「紅帽子」當血滴子,跟1950年代白色恐怖沒有兩樣。

《禁書的年代》10:消失的左眼,未曾解開的禁忌

3 年前 / 0 comments

由於長期的政治禁忌,所有左派的書全面禁止,台灣變成一個缺少「左邊眼睛」的社會。台灣的世界觀因此只有一半。其遺毒,至於今。而那種動不動戴人紅帽子,罵人「親共」「大中國沙文主義」的口號,遺傳至今,即使換了執政黨,其實仍可聞到戒嚴的腐味。

《禁書的年代》9:《原權會》和《春風詩刊》

3 年前 / 0 comments

作為詩的最後,它的本意是要激起一種批判,一種反抗。應該說,當時的自己偏執的以為,詩是一種武器,批判的武器,如果有一天,革命來臨,即使詩要被遺忘,也沒有關係,只要能呼喚一個時代的來臨。當時天真而浪漫的革命幻想,當然已經成為昔日黃花,反而是對台灣命運的黑色本質的透視,竟像預言般的,看見最後的歸宿。而我也彷彿看見自己內在,那深隱未顯的安那其的深淵。

【人間書訊】《葉榮鐘選集‧晚年書信卷》

3 年前 / 0 comments

葉榮鐘一九六○年至一九七六持續不斷的寫作,除了為日據時代和光復初期的台灣留下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回憶和記錄,其晚年書信也非常有價值,留給兩岸中國人珍貴的思想遺產。

《禁書的年代》8:約稿,總在貓鼠之間

3 年前 / 0 comments

這是一個禁書狂賣的黃金年代。書愈禁,雜誌愈禁,愈好賣。特別是在重慶南路的小小攤子上,你只要多去幾次,老闆就會從書報攤的下層裡,抽出幾本雜誌,或一本書說:「剛被禁了,要不要?」

《禁書的年代》7: 要不要跟警總打一架?

3 年前 / 0 comments

雜誌即使被查禁,但市面上還是可以看到。那真是出版的黃金年代。禁一本,賣一本。警總好像暢銷書的催生者。連後來開「阿財的店」的阿財,當時都做了發行商。

從新竹清華到北京清華:吳國禎的「保釣」一生

3 年前 / 0 comments

【犇報編按】現職大陸清華大學物理系的吳國禎教授,在1970年代赴美留學時認識了社會主義中國並參加保釣運動,於1975年前往大陸參訪,因兩岸局勢而上了黑名單回不了台灣,從此留在北京,為兩岸和平統一而勞心勞力,並關心兩岸年輕學子的教育發展。日前,吳國禎教授與七位赴大陸清華讀書的台灣同學舉行座談,暢談其對兩岸關係的看法,參與「保釣運動」的回憶,以及對兩岸青年的殷切期待。犇報經原文作者與吳國禎教授同意,轉載此座談報導記錄文章,介紹這位兩岸關係發展的見證者,更是追求兩岸和平統一的先行者:吳國禎。

《禁書的年代》6:我們來印禁書

3 年前 / 0 comments

看禁書與玩禁忌的愛情一樣,是會上癮的。你越是要查禁,我越是要看。而且越禁越要偷偷摸摸,越偷偷摸摸,越是有趣。現在回想,才知道影響自己最多的,可能不是那些學校規定的書,也不是正經八百的書,而是禁書。沒辦法,禁忌之愛,永遠有致命的吸引力。

《禁書的年代》5:角落裡的馬克思

3 年前 / 0 comments

忽然在一處極低的角落裡,看到「CAPITAL」幾個大字。三大冊的精裝本,書非常老舊,積滿了灰塵,彷彿被擺在角落裡一百年了。我心中狂跳,暗想:媽媽的,不會是他吧?拿出來一看,我的天,竟真的是馬克思的三大卷資本論!

第 9 頁,共 1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