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驗
溫鐵軍:中國的人民的現代化
【犇報編按】2022年10月16日,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然而,什麼是「中國式現代化」?2000年,溫鐵軍教授在《天涯》雜誌發表了〈中國的人民的現代化〉一文,分析中國的國情特點,指出中國國情的基本矛盾是資源和人口比例嚴重不匹配,並娓娓道來中國追求「現代化」的曲折過程,進而提出中國只能走自己的「現代化」道路。溫鐵軍教授早於22年前就已提出精闢見解,中國要走的現代化不僅是中國的,更是人民的。本文原刊於《天涯》2000年第3期,兩岸犇報微信公眾號「鄉村建設研究」,以饗讀者。
「中國式現代化」向世界表明「現代化」不等於「西方化」
現代化不是西方經典模式的單選題,而是世界各國共同探索的開放題。中國式現代化扎根中國本土,切合中國實際。中國基於國情走出一條「非西方化的現代化」之路,向世界表明「走得對、走得通」,也能「走得穩、走得好」。
將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國際社會高度評價中共二十大報告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二十大召開在全球引起注目並獲得廣泛回響。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
李玲:從全球抗疫看中國現代化道路
【犇報編按】本文作者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資深研究員,本文根據作者今年7月5日在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和《經濟導刊》聯合舉辦的第83期中信大講堂·中國道路系列講座上的演講整理而成,刊於《經濟導刊》2022年8月刊與微信公眾號「中信基金會」。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中信基金會」,圖片由兩岸犇報編輯。
溫鐵軍:蘇聯道路、西方道路都走不通,中國只能走自己的路
【犇報編按】本文為微信公眾號《瞭望智庫》摘編自溫鐵軍教授在《人民公開課》一書裡的文章〈中國為何每次逢大危機總能力挽狂瀾?〉的書摘。溫鐵軍教授從清代起一直分析到當代,對所有資料不分黨派和政治傾向,也不分國內國外,打破意識形態的框架,試圖說清楚中國的問題。溫鐵軍教授在文中因此解釋了「中國國情」、「中國特色」,也因此解釋了為何中國歷經多次巨變,都能力挽狂瀾。儘管已是書摘,全文篇幅仍然過長,《兩岸犇報》特分為三篇轉載,以饗讀者。分別為:「中國資本從百年短缺到過剩的重大變化」、「中國百年工業化的真實經驗」、「蘇聯道路、西方道路都走不通,中國只能走自己的路」分別刊出。本文為最後一篇「蘇聯道路、西方道路都走不通,中國只能走自己的路」。
溫鐵軍:中國百年工業化的真實經驗
【犇報編按】本文為微信公眾號《瞭望智庫》摘編自溫鐵軍教授在《人民公開課》一書裡的文章〈中國為何每次逢大危機總能力挽狂瀾?〉的書摘。溫鐵軍教授從清代起一直分析到當代,對所有資料不分黨派和政治傾向,也不分國內國外,打破意識形態的框架,試圖說清楚中國的問題。溫鐵軍教授在文中因此解釋了「中國國情」、「中國特色」,也因此解釋了為何中國歷經多次巨變,都能力挽狂瀾。儘管已是書摘,全文篇幅仍然過長,《兩岸犇報》特分為三篇轉載,以饗讀者。分別為:「中國資本從百年短缺到過剩的重大變化」、「中國百年工業化的真實經驗」、「蘇聯道路、西方道路都走不通,中國只能走自己的路」分別刊出。本文為第二篇「中國百年工業化的真實經驗」。
溫鐵軍:中國資本從百年短缺到過剩的重大變化
【犇報編按】本文為微信公眾號《瞭望智庫》摘編自溫鐵軍教授在《人民公開課》一書裡的文章〈中國為何每次逢大危機總能力挽狂瀾?〉的書摘。溫鐵軍教授從清代起一直分析到當代,對所有資料不分黨派和政治傾向,也不分國內國外,打破意識形態的框架,試圖說清楚中國的問題。溫鐵軍教授在文中因此解釋了「中國國情」、「中國特色」,也因此解釋了為何中國歷經多次巨變,都能力挽狂瀾。儘管已是書摘,全文篇幅仍然過長,《兩岸犇報》特分為三篇轉載,以饗讀者。分別為:「中國資本從百年短缺到過剩的重大變化」、「中國百年工業化的真實經驗」、「蘇聯道路、西方道路都走不通,中國只能走自己的路」分別刊出。本文為第一篇「中國資本從百年短缺到過剩的重大變化」。
溫鐵軍:中國每逢巨變,為什麼都能力挽狂瀾?(下)
我們時常能聽到大陸官方、媒體或學界,常使用「中國國情」、「中國特色」等字句,但所謂「中國國情」、「中國特色」到底是什麼意思?中國三農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溫鐵軍教授曾有一場演講被轉錄為一篇文章,在大陸網上盛傳,溫鐵軍教授在演講中解釋為何中國歷經多次巨變,都能力挽狂瀾,也因此解釋了到底何謂「中國國情」、「中國特色」。兩岸犇報特轉載全文,以饗讀者,因篇幅因素分為上下篇,本文為下篇。
溫鐵軍:中國每逢巨變,為什麼都能力挽狂瀾?(上)
我們時常能聽到大陸官方、媒體或學界,常使用「中國國情」、「中國特色」等字句,但所謂「中國國情」、「中國特色」到底是什麼意思?中國三農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溫鐵軍教授曾有一場演講被轉錄為一篇文章,在大陸網上盛傳,溫鐵軍教授在演講中解釋為何中國歷經多次巨變,都能力挽狂瀾,也因此解釋了到底何謂「中國國情」、「中國特色」。兩岸犇報特轉載全文,以饗讀者,因篇幅因素分為上下篇,本文為上篇。
俄烏戰爭點燃了世界秩序重構——從毛澤東「三個世界劃分」理論說起|海外通訊
作為一項寶貴政治思想資源,毛澤東「三個世界劃分」理論的意義不僅在於以嶄新的東方制造,為構築冷戰背景下中國安全方略奠定外交基石,更在於以強大的歷史邏輯力為支撐,以高遠的國際視野,洞察國際政治的本質和發展定律,給予第三世界國家和人民巨大的信心支持,這將超越時空限定,仍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