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成吉鹿|西伯利亞力量二號命途多舛

6 月前 / 0 comments

儘管2024年5月,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訪問北京期間說,中俄兩國再次表達了合作建造西伯利亞力量二號的意向。但是事實上中國並不熱心,中國和俄羅斯各有自己國家利益的考量,所以西伯利亞力量二號不可能在2024年開工建設,這只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的一頭熱,可謂命途多舛。

華爾街日報爆猛料:「北溪」是烏克蘭炸的 美西方都知道

7 月前 / 0 comments

《華爾街日報》8月14日發表最新報導,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稱「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炸是烏克蘭所為。近來烏克蘭反攻佔領俄羅斯領土,而《華爾街日報》的立場向來偏向共和黨,此時爆猛料稱「北溪」是烏克蘭炸的,顯然戰場之外的資訊戰也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不自量力的北約冀圖東擴亞洲|對話空間

8 月前 / 0 comments

紀念北約成立75週年的北約峰會,大會主要以抗中為主題,污衊中國是俄烏戰爭的幕後推手,威嚇要制裁中國。另一個主題是鼓動北約各國援助烏克蘭,繼續拱火添柴。川普11月會大概率選上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對北約必有一番折騰,讓各國憂心忡忡,北約的分崩離析可以預料。

川普可能重返白宮?歐洲已開始感到焦慮|海外通訊

1 年前 / 0 comments

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將主辦2024年北約峰會,但前總統川普可能再次當選引起歐洲焦慮。川普在任期間曾多次威脅退出北約,提出對北約重新評估的主張。面對川普的威脅,歐洲仍然存在困境,尚未找到解決之道。

瓦格納兵變後,俄烏局勢出現三大動向

2 年前 / 0 comments

塵埃基本落定。瓦格納兵變,成了24小時的一場鬧劇。一場戲劇性的兵變,有的人,看到俄羅斯的挑戰和撕裂;有的人,看到西方的謹慎和失望;而更多的卻似乎是悲劇,而且,至少短期內,感覺和平更加遠了。

非洲組團勸和 俄烏局勢正發生變化

2 年前 / 0 comments

日前,由非洲七國領導人和高級代表組成的代表團,前往俄烏兩國進行訪問,在會見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後,又馬不停蹄地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見了一面。俄羅斯政治學家沙特羅夫認為,非洲在這場衝突中保持中立,不指責任何一方。在目前的情況下,這種立場是公平的。

中美合作促進俄烏停火?或許並非不可想像|海外通訊

2 年前 / 0 comments

俄烏戰爭自2022年2月24日爆發以來,迄今已超過16個月。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花俊雄老師在文本提出中美合作促成俄烏停火的可能。指出如果中美真的希望策劃一場和平解決方案,中美合作傾全力制止戰爭,俄烏停火或許並非不可想像。

烏克蘭卡霍夫卡大壩遭炸毀 聯合國:人道、經濟和生態的三重災難

2 年前 / 0 comments

台北時間6日,位於烏克蘭南部赫爾松州第聶伯河下游的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被炸毀,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正在迅速向第聶伯河洩洪,大壩決口已導致下游地方的水位升高10公尺,該地區的阿廖什基市幾乎完全被淹沒。目前,俄烏對該大壩遭破壞一事各執一詞。

俄烏戰爭從戰場走向談判桌的條件和路徑|海外通訊

2 年前 / 0 comments

【犇報編按】俄烏戰爭爆發迄今已逾一年,相持不下的態勢,讓戰爭走向消耗的持久戰。然而戰爭對全球經濟造成極大影響,俄羅斯、烏克蘭、歐洲與美國更是首當其衝,呼籲談判的呼聲越來越多,中國更是提出了《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對此,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花俊雄整理西方世界的各方論調,提出各種俄烏戰爭走向談判桌的條件和路徑,反映現在局勢已來到戰爭將如何結束的較勁,提供讀者一個俄烏局勢與時俱進的視野。

俄羅斯專家:10年後,中文在俄普及度將與英語相當

2 年前 / 0 comments

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亞非學院院長阿列克謝·馬斯洛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文在俄羅斯的受歡迎程度將在未來幾年內增長,10年後將與英語相當。他指出,這種受歡迎程度的增長至少在未來兩三年內將是爆炸性的。它不會成為一種『精英』語言,而是成為日常知識的語言。

第 2 頁,共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