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

IMF總裁: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正面臨「三重打擊」

2 年前 / 0 comments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13日表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正受到美元走強、借貸成本高企和資本外流「三重打擊」。全球有3.45億人處於嚴重的糧食不安全境地,約48個國家受到糧食不安全的嚴重影響,其中許多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

「21世紀多邊主義的典範」習近平出席撒馬爾罕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會議

2 年前 / 0 comments

9月14日至1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在撒馬爾罕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合組織始終踐行多邊主義,鮮明反對霸權、霸道、霸淩,不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印度尼赫魯大學教授狄伯傑認為上合組織是「21世紀多邊主義的典範」。

黃純艷:宋代「海洋大國」如何以貿易聯結世界?

2 年前 / 0 comments

國學大師陳寅恪緣何稱「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美國學者羅榮邦為何說中國自南宋開始了「崛起成為佔據主導地位的海洋大國的歷程」?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黃純豔近日接受中新社專訪,闡釋海洋貿易興盛的宋代中國與世界的關係。

美簽署《晶片和科學法案》,為維繫霸權不遺餘力

2 年前 / 0 comments

半導體晶片涉及幾乎所有工業活動,晶片產業被視為美國工業競爭力和國家安全的關鍵所在。美國現在內政外交雙管齊下,極力避免美在這一戰略性產業領域出現任何霸權衰落的可能。在美國兩黨政治激烈對峙下,《晶片和科學法案》卻能得到兩黨共同支持,反映目前美國的緊迫感,迫切希望維持住在半導體晶片行業的霸權地位。

糧食.飢荒.戰爭:讓數百萬人飢餓的資本主義糧食生產方式

2 年前 / 0 comments

資本主義的糧食生產方式,大大增加了糧食的生產性,然而資本主義生產頻繁發生投入與產出的危機,形成糧食不安全的新樣態。饑荒與飢餓再也不能怪罪自然與天候了,因為現在已經能夠非常清楚的知道,這是由資本主義的生產和全球不平等的構造所引起的。而且最貧窮的人受苦最深。解決全球糧食危機需要像處理疫情大流行和氣候危機相同的全球行動。

陸上絲路首條中歐班列 迎來重箱折列「破萬」次里程碑

2 年前 / 0 comments

中國首條中歐班列線路中歐班列(重慶)第一萬列重箱折列接車儀式11日在德國杜伊斯堡市DIT場站舉行。這是首條重箱折列累計破萬的中歐班列線路,它既是中歐班列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亞歐大陸共同發展的一個新起點。

中國用美債買292架歐洲客機,讓美國、美企和歐洲感到「不安」

2 年前 / 0 comments

最近關於中國、美國和歐洲最大的新聞,毫無疑問就是中國一口氣向歐洲空客公司採購292架A320NEO客機了。這看起來好像是民航客機領域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但實際上,這件事情對於中國、美國和歐洲的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濫用「經濟脅迫」已使「美利堅合眾國」成為「制裁共和國」|海外通訊

2 年前 / 0 comments

華盛頓依戀經濟制裁不在於它們是否有效,事實上多年的制裁不僅沒有達到既定的目的,反而暴露了美國的衰落。美國的軍事力量和外交影響力已經下降。20年無休止的戰爭、經濟衰退、政治極化和現行的疫情,都損傷了美國的實力。美國總統感到沮喪的是他們的箭袋裡的箭越來越少,他們很快撿起了容易獲得的工具:經濟制裁。

中國第一大交易夥伴 東盟「捲土重來」力壓歐盟

3 年前 / 0 comments

近年來,東盟和歐盟在中國第一大貿易合作夥伴位置上反復易位,雙方「競爭」日趨膠著。今年前兩個月,東盟落後歐盟30億元(人民幣),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交易夥伴。今年第一季度,前兩個月被歐盟反超的東盟「捲土重來」,力壓歐盟重新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合作夥伴。

俄烏衝突|世界是否走到「逆全球化」的臨界點

3 年前 / 0 comments

這場俄烏戰爭已經過去一個月。戰場之外,帶給全球的衝擊是:打的是烏克蘭,制裁的是俄羅斯,但破壞的是全球秩序。全球化,讓世界成了一個地球村。今天也因全球化,見證了「美元武器化」與「大宗商品武器化」的正面衝突。俄烏戰爭,或許就是舊週期和秩序的解體,以及新週期和秩序的開啟。

第 3 頁,共 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