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荻|超越眾說紛紜 理解「中美矛盾」
如何理解中美關係或中美矛盾,關係到對世界安危和發展前景的判斷。對此,盧荻老師在本文指出,中國不從外部汲取任何壟斷租金的經濟發展,正顛覆性地撼動美國主導的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因此這不是合謀也不是爭霸。本文原刊於《明報》,兩岸犇報經作者授權全文轉載。
俄烏衝突背後的政治經濟:歐洲製造業遭遇美國「釜底抽薪」
歐洲製造業當前面臨的能源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美國攪局破壞的結果,美國制定《通脹削減法案》等單邊主義產業政策,發起不公平競爭的方式,對歐洲製造業又進行了一次「釜底抽薪」。
美元不香了?專家:未來國際貨幣可能邁向多極化
多國採取「去美元化」措施,將會對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帶來深遠影響。隨著「去美元化」進程的推進,美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也勢必逐步減弱,新興經濟體話語權將不斷增強,這將為世界經濟格局變化帶來深遠影響。
全球突然掀起「去美元化」大潮,美元霸權坍塌倒數計時?
最近幾天,世界「去美元化」和人民幣「國際化」的新聞不斷,短時間內,這麼多國家和地區進行「去美元化」,極為罕見。毫無疑問,在世界「去美元化」的大潮下,人民幣會成為很多國家的一個重要選擇。人民幣國際化的大勢已經起來了,勢不可擋!
台灣經濟與歷史的「黑洞」|瞿宛文台灣經濟史研究著作讀後感(下)
長期關注台灣左翼歷史的馬臻老師,指出國民黨來台後的歷史,形成一個台灣歷史的「黑洞」,這個歷史的「黑洞」最終異化和吞噬了「台灣主體性」。而真正超克這一「黑洞」的可能性,只能存在於這幾百年來的不平等的世界霸權結構的改造與消散之中。兩岸犇報經作者授權全文轉載,因篇幅因素分為上下篇,本文為下篇。
台灣經濟與歷史的「黑洞」|瞿宛文台灣經濟史研究著作讀後感(上)
長期關注台灣左翼歷史的馬臻老師,在閱讀中央研究院人文社科研究中心研究員瞿宛文老師的三本台灣經濟發展學術著作後深受啟發,表示自己雖然身為經濟學和經濟史的門外漢,但藉由寫下真實感受,提供大陸「外省」讀者的讀後心得。兩岸犇報經作者授權全文轉載,因篇幅因素分為上下篇,本文為上篇。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