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林書揚思想與台灣統左派

2 年前 / 0 comments

12月19日,「第三屆林書揚文論與實踐研討會」在上海召開。勞動黨現任主席吳榮元也出席「第三屆林書揚文論與實踐研討會」,並發表主題演講〈林書揚思想與台灣統左派〉,回顧林書揚的生平與思想,分析台灣「統左派」的發展經驗和未來前景。

陳明忠版二二八與白色恐怖歷史(下):被扭曲的歷史集體記憶

2 年前 / 0 comments

〈被扭曲的歷史集體記憶〉為陳明忠在2005年赴國民黨中央黨部發表的演講,陳明忠曾因白色恐怖被捕且遭遇嚴酷刑求,理應與國民黨算「苦大仇深」,然而陳明忠在演講中強調徹底反省歷史的目的,是要能解決發生悲劇的歷史根源,陳明忠認為結束兩岸的敵對狀態,締造和平,是真正的解藥。

林書揚兩岸統一論的六大特點|林書揚逝世十周年紀念之四

2 年前 / 0 comments

林書揚的兩岸統一論告訴我們:兩岸統一既是民族主義的歷史和情感,也是社會主義的現實和未來,是台灣歷史和現實的統一;既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也是階級的解放和社會的正義;既是物質基礎的積累和豐厚,也是意識形態的變革和發展;既是勞工階級的保障和解放,也是全體人民的利益和福祉;既是傳統社會主義原則的堅守,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肯定和展望;既是理想主義的世界的誕生和引領,也是現實主義的中國的進步與完善。

兩岸專家學者共話和平統一 第三屆林書揚文論與實踐研討會在上海召開

2 年前 / 0 comments

12月19日,「第三屆林書揚文論與實踐研討會」在上海召開。來自兩岸的百餘位專家學者、青年學子,深入探討林書揚的精神、理論、寫作的重要意義。前兩屆「林書揚文論與實踐研討會」都在台灣舉辦,本屆首次辦在大陸,恰逢林書揚逝世十周年,格外具有意義。

陳明忠版二二八與白色恐怖歷史(上):「剽竊歷史」的流麻溝十五號

2 年前 / 0 comments

近期電影《流麻溝十五號》涉及二二八與五○年代白色恐怖的歷史,陳明忠二女兒陳志平重貼陳明忠2005年的演講文〈被扭曲的歷史集體記憶〉,為陳明忠版本的二二八和白色恐怖歷史留下紀錄。本系列分為上下兩篇,本篇為上篇前言。

政治犯陳明忠致中國國民黨四中全會的一封信

2 年前 / 0 comments

陳明忠這篇寫於1979年12月2日的文章,雖是信件的形式,但研判也可能是當週的「作業」;而與其說文章是回應國民黨四中全會「廣納建言」宣告的建言信或陳請信,內容更像是對當局試圖營造「民主」形象、以及對綠島獄方要求政治犯「自省自勉」的嘲諷。

書贈清華 魂歸祖國——台灣大學教授王曉波藏書捐贈清華大學圖書館紀實

2 年前 / 0 comments

透過閱讀王曉波先生的贈書,我們看到了一顆堅貞不屈的赤子之心,看到了他畢生致力於中國統一事業的努力。王曉波先生的贈書具有豐富的學術價值與精神內涵,是研究台灣歷史與中國統一的重要文獻,值得後人細細品讀。

暗夜行路之生死相依(四):最後的殺招

2 年前 / 0 comments

陳明忠在1976年第二度被捕時,歷經酷刑被以二條一項處唯一死刑,在海內外各界聲援搶救下,當時台灣當局備受國際壓力,最後不惜違背《懲治叛亂條例》第二條第一項「唯一死刑」的規定,改判陳明忠十五年。然而不判死不代表要讓你活,台灣當局甚至派員誘騙陳明忠「越獄」,一個環節稍有不慎便是天人永隔。

《流麻溝十五號》:發生在平行時空的「白色恐怖」

3 年前 / 0 comments

解嚴三十五年後,我們在《流麻溝十五號》中,再次看到了國民黨戒嚴令的後果,以及民進黨「抗中保台」的接棒,也就是將共產黨與共產主義視為禁忌,將曾投身此集體改造事業的人們淨化為一個個無辜、懵懂無知的個體,進而將這段歷史用於打造「台灣主體性」的政治工程,和《返校》等作品一同建構了一個平行時空的「白色恐怖」元宇宙。

暗夜行路之生死相依(三):消失

3 年前 / 0 comments

本文為陳明忠二女兒陳志平整理這些當年被阻斷的信件內容,根據眾多資訊拼湊還原當年「消失的11月」間發生的事,過程中每個環節讀來驚心動魄,令人感受到白色恐怖的肅殺氛圍。本文原刊於作者臉書,《兩岸犇報》經作者授權轉載全文。「暗夜行路之生死相依」系列共四篇,本文為第三篇:「消失」。

第 5 頁,共 1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