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潮流
50年謎團揭開:最新報告披露,智利詩人聶魯達確遭毒殺身亡
智利著名詩人巴勃羅·聶魯達於1973年9月23日逝世,不過,其具體死因卻被認為是智利歷史上最久的謎團之一。近日,多家外媒披露法醫最新鑑定結果,專家確認聶魯達去世時體內存在「強效毒素」,《衛報》認為,該消息證實了坊間關於「聶魯達遭人謀殺」傳言。
朱雲漢|突破與超越:21世紀的中國政治學
2023年2月5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朱雲漢老師逝世,享年67歲。〈突破與超越:21世紀的中國政治學〉一文原刊於大陸《經濟導刊》2019年第11期,兩岸犇報特轉載全文,向朱雲漢老師致上深切的哀悼與敬意。
鄭鴻生|為何要寫這本書?──《重新認識台灣話》代序
【犇報編按】《重新認識台灣話》一書的作者鄭鴻生老師身為台灣的閩南人,祖父學的是閩南語讀書音,父親學的是日語,鄭鴻生老師本身則學國語,三代雖然都講閩南語,但知識語言彼此不同,鄭鴻生老師因而在學習閩南語讀書音的過程中,發現從小熟悉的閩南話,主要是閩南話的「白話音」(即口語),而祖父所傳承的那一套傳統的閩南話讀書音,因為殖民統治的關係,已經被日本人有意的切斷了。鄭鴻生老師在《重新認識台灣話》一書中追本溯源,謹嚴考證中國歷史和中國語音學史的資料,正本清源地告訴大家,閩南話恰恰為漢語方言中歷史積澱最深的一種,彰顯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是兩岸文化同根同源的最佳例證。本文為鄭鴻生老師為《重新認識台灣話》一書所寫的代序。
台灣經濟與歷史的「黑洞」|瞿宛文台灣經濟史研究著作讀後感(下)
長期關注台灣左翼歷史的馬臻老師,指出國民黨來台後的歷史,形成一個台灣歷史的「黑洞」,這個歷史的「黑洞」最終異化和吞噬了「台灣主體性」。而真正超克這一「黑洞」的可能性,只能存在於這幾百年來的不平等的世界霸權結構的改造與消散之中。兩岸犇報經作者授權全文轉載,因篇幅因素分為上下篇,本文為下篇。
台灣經濟與歷史的「黑洞」|瞿宛文台灣經濟史研究著作讀後感(上)
長期關注台灣左翼歷史的馬臻老師,在閱讀中央研究院人文社科研究中心研究員瞿宛文老師的三本台灣經濟發展學術著作後深受啟發,表示自己雖然身為經濟學和經濟史的門外漢,但藉由寫下真實感受,提供大陸「外省」讀者的讀後心得。兩岸犇報經作者授權全文轉載,因篇幅因素分為上下篇,本文為上篇。
布萊希特對毛澤東《矛盾論》的美學轉化
布萊希特將毛澤東《矛盾論》看成是他在1954年讀過的最優秀的作品,他對《矛盾論》思想價值的充分肯定,隱含在他探索戲劇理論的過程中對《矛盾論》精髓的吸收。布萊希特將《矛盾論》提出的矛盾分析方法這一思想納入他的史詩劇理論,從哲學到美學有一個轉化,劇本分析與戲劇排演在當中充當了重要媒介,對史詩劇進行了改造和創新。
呂正惠|閩南話是古漢語的活化石──《重新認識台灣話》序
【犇報編按】民進黨為推動「去中國化」,建構「台灣認同」,將閩南語打造為「台灣話」或「台語」。呂正惠老師在本篇推薦序中指出,閩南話不僅保留大量唐音和古義,其形成過程和中國歷史上中原民族為避戰亂南遷密不可分,在詞音詞義上鐫刻了古漢語的珍貴遺存,是記錄中華民族民間遷徙的活化石。《重新認識台灣話》一書的作者鄭鴻生老師身為台灣的閩南人,祖父學的是閩南語讀書音,父親學的是日語,鄭鴻生老師本身則學國語,三代雖然都講閩南語,但知識語言彼此不同,鄭鴻生老師因而在學習閩南語讀書音的過程中,發現從小熟悉的閩南話,主要是閩南話的「白話音」(即口語),而祖父所傳承的那一套傳統的閩南話讀書音,因為殖民統治的關係,已經被日本人有意的切斷了。鄭鴻生老師在《重新認識台灣話》一書中追本溯源,謹嚴考證中國歷史和中國語音學史的資料,正本清源地告訴大家,閩南話恰恰為漢語方言中歷史積澱最深的一種,彰顯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是兩岸文化同根同源的最佳例證。
江澤民的一張借書證
回望這張借書證,你會發現江澤民每個月都有借書,一次2-4本,幾無斷絕,這樣的閱讀習慣伴隨一生,文革中,無論在武漢被撤職接受批鬥還是河南渤海農場「五七」幹校接受再教育,江澤民始終手不釋卷,甚至在探望同樣被批鬥的汪道涵時,還建議他讀讀莎士比亞。
英國學者羅思義:是什麼給西方經濟帶來了40年一遇的「大停滯」?
西方經濟體即便想發生改變,不僅會受到西方社會力量的阻礙,而且他們所信奉的意識形態和經濟理論也會阻礙他們對形勢作出準確的判斷——中國則信奉講究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因此對世界形勢有著正確的認識。因此,西方不僅受到社會力量的阻礙,還受到其意識形態和經濟理論的阻礙,無法在G20峰會上找到出路。
「清朝因閉關鎖國招致外國侵略」其實是一個謊言
歐洲從中國榨取大量利潤後,才有錢投資工業,從而推動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只要理清了這段歷史的邏輯線索,我們就能明白,西方之所以能率先實現現代化,並不是因為其鼓吹的所謂「制度優勢」、「文化優勢」,而是因為西方通過掠奪其他國家實現了工業化。